两个人继续弄着底料。
晚晚指挥着胡大姐把刚刚剁好的辣椒和姜末直接倒进牛油里翻炒,直到把辣椒中的水分炒干。
然后把准备好的花椒和豆瓣酱倒进锅里,顺时针地搅拌均匀,直到所有东西和牛油完全融合到一起。
最后把晚晚拿着胡大姐早上在市场采购的香叶、桂皮、八角、橘皮、豆蔻、良姜、丁香、香茅草、白芷、和山楂片一并倒进去,继续地翻炒。
此时的香味已经充满了胡大姐的整个院子。
“晚晚你这配方闻着都能香死人,我这熬着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姐,这才哪到哪啊,串串要是往里面一涮,那此时人间美味呢!”
晚晚说话的间隙,把一点啤酒直接倒进了锅里,瞬间一股麦芽的香气飘了出来。
“姐,在把冰糖、盐、和味素加进去然后咱们让锅里的东西熬上个半个小时。”
胡大姐放下勺子,拍了拍手里留下的盐巴,还细心地放回了盐罐子里,生怕浪费了一粒。
“来,姐喝点水,坐一会!”
胡大姐咕咚咕咚地捧着搪瓷缸子喝了起来。
这时门外也不知道谁敲了几下胡大姐家的大门,“胡啊!你又给你家那口子做什么好玩意呢,这个香啊,都飘进我家了。”
胡大姐闻声走了出去,只见一向不与人来往的邻居,孙家媳妇站在自家的门口眼巴巴的望着里面,见胡大姐走出来,脸上也勉强露出了一丝笑意。
胡大姐的架势就是恶狠狠的炫耀,“没做啥,就是点家常菜,谁知道今天这味儿咋有点大。”
“啥家常菜?漫天都飘着油香味,咋的你家男人分到油厂去了。”
“就是炸了点花椒油,寻思晚上拌点凉菜!”
胡大姐瞪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真是够可以的,晚晚在里面听得肚子都笑疼了。
“回去吧,没事儿踩俺家门槛子。不吉利!”胡大姐撵着孙家媳妇。
“好像谁稀得知道似的。”孙家媳妇一甩性子转身回家了。
这时期的妇女不上班了,基本上就是做饭、看孩子然后打听别人家的事儿,扯扯老婆舌,就像一种风俗似的还代代相传了下来。
胡大姐见孙家媳妇走了,自己也回到了院子里,顺手就摘了一根黄瓜,在衣服上蹭了蹭,摆成了两半。
“来!姐种的这黄瓜,可水灵了。”
晚晚接过咬了一口,虽然有那么一丢丢的涩,但确实是满口留香,咀嚼起来口舌生津。
这时候胡大姐喊了一声晚晚,“妹子你过来看看,是不是熬成这个样子就可以了!”
晚晚黄瓜吃得把底料的事儿忘了,一进门虽然是一股热气,但难掩那一阵鲜香。
“可以了解,把锅里的牛油底料放进我从南方买回来的放盘子里,冷却一晚上就可以用了。”
晚晚一说到冷却突然斜了一眼胡大姐,“姐这个天是不是凝固了也有坏的概率啊!”
“可不,天热了,稍微淡的放一会就馊了。”
晚晚舀着锅里绝美的底料,“姐,我们现在就得去买个冰箱回来。”
“啥?”
胡大姐被晚晚的突然行动弄得一愣,“现在就买放哪啊!”
晚晚看着胡大姐,本来是要等明天小眼镜把墙砌好了,再去买冰箱的,但是看现在的局面恐怕是等不了了。
“要是再等一宿,底料坏了不说,菜也都不新鲜了。”
胡大姐拍了一下大腿,“哎呦,这不就是没计划好吗,底料明天弄就好了。”
可不是,晚晚其实就想着把东西提前预备出来,就没想到这个年头冰箱是个稀罕物。
“姐,今天买也是买,明天买也是买,咱提前弄回来吧,晚上让小眼镜加加班,不行多给他点钱。”
胡大姐琢磨了一下,“成吧,你等着姐,买这个大个家用电器,咋也不能穿件打补丁的衣服。”
不一会的功夫胡大姐就换好了衣服。
两人坐了几站公交车便到了买家电的集中地。
像这种大家电,可不是每天都能开张的,店铺里的商家见晚晚和胡大姐上下抚摸着,就知道是金主儿来了。
“里面看啊,里面的款式可多。”
“同志!我家的电视正在打折,要不要进来看看。”
“是给孩子准备嫁妆吗,咱家的电器可都是南方畅销款。”
每走到一家,都会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话术。
胡大姐怼了怼身边的晚晚,“咱买哪款啊!”
晚晚其实昨天在旧物市场就已经打听好了款式,就在不知道该怎么和胡大姐解释的时候,这款心仪的冰箱出现在了晚晚面前。
“姐,就是这个!”
晚晚指着眼前的绿色冰箱让胡大姐看。
胡大姐直接走了过去,轻轻的抚摸着,“哎!晚晚这面儿可真滑溜。”
就在这时一个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