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第218章 第21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 第218章(2 / 3)

诺依众人,快马朝前进发,夜晚停下来的时候,特木尔拿着地图到杭絮身边,计算离额尔古纳河还有多远。

他手指划来划去,算了一会儿,指向一个点,“我们今天走了大概一百二十里,离河岸还有……两百六十里的距离。”

“不对。”杭絮摇头,点向比特木尔所指更西的一个位置,“应该在这里,今天应该没走到一百二十里。”

“你怎么知道?”特木尔反问,他在草原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估摸里数这种事,还能没一个中原人熟练?

杭絮看他一眼,“看到那里没?”

“什么?”特木尔左右看看,才发现杭絮右手抬了起来,指向远处的一道山脉。

“最高的那座雪山,叫作阿尔泰,在地图上也画了出来。”

她从怀里掏出匕首,在地上画了两道交叉的线,一道指向正东,一道指向阿尔泰山。

“人的感觉会错,但山的位置,再过几百年也不会变化。”

根据我们和山的相对角度,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位置,算出路程也不是难事。”

“所以你昨天拿着地图看星星,也是在算这个?”

“对啊。”杭絮把指尖向西移了一点,“我们昨天在这里。”

讲罢,她找了块布,把匕首擦干净,收回怀里,抬头看见特木尔一副呆愣的模样,好心问了句,“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不、没有,你让我想想……”

特木尔恍惚着转了个位置,蹲在杭絮随手在泥地上画的线条旁边,不是抬头看看远处的雪山。

/>

身后的容攸开口,声音里满是敬佩。

杭絮回头看过去,容攸在自己身后弯腰,也在望着地上的图画。

她早就听见了对方的呼吸,但见女孩没出声,以为她不愿和陌生人交谈,便没招呼她。

此刻见特木尔看得入神,大约无暇顾及这里,于是挪出位置,把篝火旁最温暖的位置让给对方。

少女敛着裙摆坐下,把头放在膝上,被编成数股的细辫散在肩上。她的打扮介于中原人和草原人之间,发型仍维持着在中原时的模样,但装饰品和一些细节意向草原人的习惯靠拢,衣服则早就换成了草原人的宽袖长袍,若是还穿着以往的丝绸衣裳,怕是连一天的马上赶路也撑不过。

容攸低着头,细白的手指隔空描摹地上的线条,她顺着那根笔直的线向前,抬头看向远处的高峰。

“絮姐姐,你是怎么判断我们和那座山的方向的呀,我怎么都看不出来。”

“看多了就会了。”

杭絮想了一会儿,憋出了这句话。

她没说谎,这项能力并不靠天赋,纯粹就是一点技巧和经验,她也是在小时候,跟着父亲身边的一个士兵学的,他是军中最厉害的探子,灵巧得像猫,走路呼吸都没有一点声响,但最厉害的还是他辨路的本领。

她想起那个削瘦灵巧的男人,又补上一句,“我看得不算准,还有点误差,以前我们军中有个老兵,算这些比用尺子量还准,这些技巧,都是他教给我的。”

“我只能靠一座山来确定位置,他把草原上的每一座峰、每一条河、甚至每一个丘陵的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互相映照,误差不超过三里。” “行军的时候,带上他,走到哪里都不怕缺水,更不怕迷路。”

“好厉害……”

容攸听得入了神,轻声赞叹,她走在草原上,看见得只有茫茫的草浪,转一个圈,连方向在哪都会迷失,更不用说自己的位置。

“他这么厉害,官职应该很高吧,现在在北疆吗,还是去了京城?”

她知道父皇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对这样的人才,一定不会亏待。

“他没去京城,留在了北疆。”

“是在延风城吗?”

容攸问道,她想,等回到科尔

沁,或许可以央絮姐姐带她去见一见。

“差不多吧。”杭絮抬起头,目光涣散,向望着夜空,又像望着远处那座阿尔斯山,上面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将尖顶染成雪白。

“他被埋在延风城外,离科尔沁挺近的,你想见他的话,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再灵巧如猫的人,也总有被发现的一天,杭絮循迹找到久久未归之人时,他已经变成草原上的半具尸体——剩下半具只剩骨架,她靠近的时候,一堆乌鸦纷然散开。

她把男人就地埋在了一处草甸的最高点,身上的匕首插在地上充作墓碑。她再没上过那个草甸,匕首或许已经腐朽成灰,但经过时常要望上几眼,因为这墓,她总觉得这个草甸比周围其他的要特别些,可盯着它看了许久,也没找出半个特别之处。

身边的人久久没有出声,她侧头看去,正巧和容攸对视,对方一直望着自己,眼中有愧疚和伤心。

“对、对不起,絮姐姐……”她又结巴起来。

“没事。”杭絮连忙安慰这个愧疚的少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