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第185章 第18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第185章(1 / 3)

帐子四面放了数个火炉, 将此处熏得温暖,甚至有几分燥热。

“父亲。”

阿布都和阿娜尔向前一步,齐齐向哈萨可汗行礼。

可汗挥挥手, 两人便退到一边, 坐在了左侧, 剩下杭絮和容琤,立在大帐的正中央。

杭絮不动声色地转动视线, 一一扫过左右两侧的众人。

左侧是阿布都和阿娜尔坐的位置, 男女的样貌都较年轻,大约是可汗的儿女。

右侧则老成许多, 应是他的大臣。

当杭絮打量他们时, 这些人也在打量杭絮,目光或好奇、或探寻、或害怕、或不善、或仇恨。

那些好奇探寻的,是对使团抱有善意,而害怕仇恨的眼神,大约是在战场见到过杭絮。

正当她一一记下目光不善之人时,高座上的哈萨可汗发了话。

“诸位,此二位就是宁国所派遣的使者,他们一个是宁国皇帝的弟弟, 一个是镇北大将军杭文曜的女儿。”

当说出容琤的身份时, 众人的表情还算平淡, 但杭絮的身份一出口,他们的脸色立刻变化。

能坐在这个位置的, 就算没有全部上过战场,但一定全部听过杭文曜的威名,对他虽无官职,但游走在各军间的女儿, 自然也是如雷贯耳。

特别是几个跟杭絮亲自交过手的,原本还以为自己认错了,正在犹豫,现在手已经握在了刀柄上,蓄势待发的模样。

几个胆子小的,端酒的手已经开始发抖,生怕杭絮一言不合抽出刀来,大杀四方。

哈萨可汗说的是北疆语,旁边的译者用中原话说了一遍,容琤才明白众人奇怪的情态究竟是因何而起,不由得看向杭絮,唇微抿起来,带些笑意。

杭絮则面色坦然,扬首望着哈萨可汗,对周围人的目光置若罔视。

可汗继续道:“早就听说崇元帝的威名,虽没有亲眼见过,但见到他的弟弟,倒也不负遗憾。”

容琤回道:“兄长也对可汗钦佩已久,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

可汗转向杭絮,“杭大将军回京日久,我甚是想念,不知身体如何?”

不用译者转述,杭絮用北疆语回话,“多谢可汗关心,父

亲身体康健,对可汗也十分想念。”

一年前,两方还在战场上厮杀,不见血誓不罢休,但一年后,杭絮站在这里,和过往的敌人互相恭维,脸上的笑意不知有几分真心。

几人又互相寒暄一番,可汗便让两人坐下。

他们坐在右侧最上位,杭絮的身边是位中年男人,身上的金饰也不少,见杭絮望来,眼睛弯起来,满脸的髭须也动了起来,大约是在笑。

两人的对面是两位陌生的皇子,眼神冰冷,有些不善。

杭絮回想昨天听到的消息,判断这两位就是大王子和三王子。

至于二王子,几年前死在了杭絮的剑下。

科尔沁没有宴后再谈正事的习惯,更喜欢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奴仆上了热酒热菜,又给炭盆添足碳,帐子的温度又上升一些,可汗饮了一碗酒,便开始说起正事。

“苏德何在?”

一人站起来,“大王。”

杭絮看去,发现那人正是今晨带领众人救灾的中年男人。

“今晨雪灾,处理得如何?”

“此次雪灾,共有五百六十一户受灾,五十二人冻死……现今属下已经把众人安置妥当,帐篷的修缮也正在进行中。”

苏德将此事一五一十说来,不紧不慢。条理分明。

哈萨可汗点点头,道:“较上次雪灾,要好上不少。”

“春季将至,雪灾渐少,但要注意雪化时的暗河。”

苏德右手贴在左胸,微微俯身,谨遵大王指点。

可汗又问了一些其他的公事,话题便转到了容琤和杭絮的身上。

“宁国的使者前来,想必大家也知道是为了什么。”

“这个冬季,正是因为延风城的协助,科尔沁才没有太大的伤亡,如今的通商,也是好事一桩。”

“属下对此事,也十分赞同。”

苏德又站了起来,他的下一句换成了生硬的汉话,“两地通商,对科尔沁及兰支,着实助益良多。”

兰支……

杭絮念着这个名字,根据她昨天打听到的东西,兰支似乎是科尔沁的一个附属部落。

这个

叫苏德的人,是兰支人?

又有几个人站了起来,纷纷陈述通商的利处,听他们的言辞,似乎都是科尔沁的各个附属部落。

“大王。”

又有一人站了起来,杭絮朝声音看去,惊讶地发现那是位女子。

那女子眉目深刻,眼角几道深纹,两道细而浓的眉飞到鬓角,让人看不出年纪。

“属下有一事禀报。” “苏日娜,说吧。”

“我须卜族人善用皮毛编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