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练习生,每个人每年平均至少需要消耗五千万,这就已经是十五亿的纯支出,还单单只是练习生。公司上下员工工资,基础运营费,还有给艺人出专辑的成本那些杂七杂八加起来。这家公司的盈利点其实不高,纯粹靠一个团的艺人撑着。”
“【东神】再红也只是一个团,他们一个团要养整家公司,本来运营模式就有点微妙,李绣满还频频从公司掏钱出去养自己的荷包。他弄了个文化公司以制作费和战略指导的名义,让SM给那家公司输血,那公司是他独资,相当于钱不是公司赚了,而是他赚了。”
朴鸿朗对这家公司越了解,越觉得这家公司随时都处在崩盘的边缘,“除非李绣满能持续推出像【东神】那样爆火的团,否者我们继续持有股票根本就是在赌,他还在大手笔的借钱,一旦资金链断裂,推的新人团成绩不如预期,我们手里的股票就成了废纸。”
凝神思索的姜南柯试图回忆,未来的SM有没有碰到过破产清算的悲催情况,根本想不起来,干脆询问专业人士,“你的意思是......?”
“我对你投资爱豆或者说是艺人经纪公司始终持保留意见,娱乐公司都有股价虚高的毛病,当红的艺人在手上他们就值钱,艺人一旦不红了,估值立刻大跳水。”朴鸿朗怎么想都觉得,“你有没有回笼资金的想法,与其投资艺人经纪公司,不如去冲真正的上游?”
姜南柯疑惑的望向他,什么上游?
“最新消息,基本保真,我跟教授去参加‘放通委(放送通讯委员会)’的会议时听来的,至少有八成的准确性。CJ想搞个有线台出来跟目前的三大台抢市场,我觉得有点意思。”
朴鸿朗最近为了跳出SM这个‘火坑’,很是详细的研究了一下娱乐圈的生态链,“市场在变化,以前军-政府需要掌控媒体做喉舌,三大台就能形成垄断。但言论自由的大旗重新被扛起来,不管是那些财阀需要自己的喉舌,还是政府需要市场百花齐放,电视领域必然会出现大变革。”
“KBS和MBC没有我们进入的通道,SBS内部持股都是大户,我们也抢不过。有线台现在是幼苗,我们如果能提前进场,再加上CJ大笔资金砸下去,那我们至少能跟着喝口汤。他们也需要对外募股,这不是一笔小投资,搞不好还需要长期投入,真就一家撑,万一亏了,他们也血本无归。”
“你如果信我,SM的股票我们可以抛了,李绣满一定想回购,我们能卖个好价钱。这笔钱完全可以砸在有线台的项目里,能进入电视台就是进入了真正的上游,我就算那家电视台起不来,那也比一家经纪公司赚的多啊。娱乐圈这个盘子,经纪公司是底层,只能赚钱小钱,浪费时间。”
“这公司账面上就是流水好看,偏偏外行人,内部一塌糊涂,李绣满税务还有问题。”朴鸿朗简直槽点满满,“他TM之前差点被发通缉令,缓刑才熬过去又TM搞事,真当国税的人是傻子?人家摆明在养猪,等猪养肥了一刀宰。我都怀疑他首尔大毕业证是买来的,这点道理都不懂?”
幽幽叹了口气的姜南柯想起多年前自己曾在招待酒局上掀桌的过往,“你都说他专门搞了个公司转移资产了,怎么可能不懂,他就是贪而已,怀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一定能跑得掉,就肆无忌惮。”
朴鸿朗微微颔首,有道理,随即问,“那我们跳不跳车?”
“可以跳。”姜南柯对这家公司仅存的好感都因‘轮椅男孩’给败坏了,不过,“等我演唱会结束,圈内论运营的专业性,SM首屈一指,我有个队友要重新回归市场,需要他们运营。”
眉头微皱的朴鸿朗劝了句,“时机转瞬即逝,有线台的项目真的不错,我们要是再拖个半年一年的,就没我们什么事了。”演唱会至少明年举办啊,明年才是女团的十周年。
“有线台前期需要多少能拿到入场的门票?”
“还不确定,保守预留八十到一百二十亿。”
姜南柯意外的扭头,朴鸿朗不解的看向她,“怎么了?”
“那么便宜?”
“便宜吗?”
“一家电视台哎。”
“我们是喝汤的。”
“啊~”姜南柯反应过来了,他们是小虾米,“我给你三百亿,你去抢地盘。”握拳,“加油!”
伸手盖住她小拳头往下压的朴鸿朗让她听清楚,“我要现金。”不然卖什么SM的股票,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这家公司还是在赚钱的。
“就是现金啊。”姜南柯笑了,“不然我给你什么?”
朴鸿朗倒吸一口凉气,“你有三百亿现金?!哪来的?抢银行啊!”拥有价值三百亿的股票、不动产是一回事,能掏出三百亿的现金那就另一回事了,SM整家公司连三十亿的现金都掏不出来!
“《汉江怪物》票房增长的速度比抢银行快多了。”姜南柯露出一口小白牙,“再过一个礼拜我就能收到第一轮分账,那部电影我不止独资,发行公司我也有股份,保证钱会如数入账。”你学妹我即将暴富,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