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继之以死”彻底破灭了他们心中的担忧。
反而令其惊讶起来:世上真有如此忠臣?
接下来播出的一切却告诉他们:当然有。诸葛孔明岂是一般人能揣测的人物?
·
随着刘备逝去,水镜中的画面如玻璃般破碎,然后片片碎片都被一阵狂风吹走。
再次出现的画面是从天空俯瞰的镜头,苍翠的松柏不断绵延到视线的尽头,在生机盎然的苍翠之间,一座庙宇幽幽伫立,香火袅袅,人群来往,仿佛已有千百年。
所有人的视线仿佛跟随着其中一个人一路穿过树荫,越过门槛,走入了这座庙里。
他们听见有人在轻轻吟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华夏历史上,有着被历代无数文臣武将视为至高荣誉的两座庙,文庙和武庙。】
【唐朝之时,孔子被追谥为文宣王,孔庙便逐渐被称作“文庙”;而姜太公被封为武成王,祭祀他的庙宇就成了“武庙”。死后能入一庙之一,从此就成了许多人毕生的追求。而能够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物,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唯有两人而已。】
【一个是诗圣杜甫的祖先,率兵灭掉东吴的西晋名臣杜预;另一个就是诸葛亮。】
【不仅如此,这位为季汉操劳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在许多人的眼中,几乎是“完美”的化身——他的才华与品行,受到后世千百年的推崇与歌颂!】
几句简简单单的开头,便让刘秀等人都忍不住瞪圆眼睛,露出没见过世面的表情。
“……完美的化身?”要不要这么夸张?
除了周公,世上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擒七纵孟获,最终令后者彻底心悦诚服,从此蜀汉内部安枕无忧,“北伐中原()?()”
——
………………
“v()v『来[$]$$』()?()”
一口气读下来,同为汉相的萧何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透过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见到了数百年后的那个人。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只看其文,便见其人!
闭门修仙的张良发出不约而同的感叹:
“文是千古奇文,人乃千古奇人!”
而之前还对诸葛亮诸多猜疑的东汉天子刘秀更是万分动容:“竟是朕想错了。”
他干脆利落认错,用郑重的语气开口:“王莽之流,岂配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
《出师表》一出,诸葛亮粉丝的数量激增,无论是三国以前还是三国以后的诸多平行时空,都有人捶胸顿足:
“恨不得一会诸葛孔明!”
()?()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这一刻()?(),
?(字♂小说)_[()]?『来[字♂小说]♂♂』()?(),
可哪怕只有一个人认可诸葛亮的思想,从今以后能多顾及百姓,哪怕只是让一个百姓得以摆脱原本死亡的命运,都是值得的。
【就在蜀汉士气正盛,形势大好之际,马谡却违背节度,导致街亭大败,计划崩盘,进退无路的蜀军只能撤回汉中,即便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终究是功败垂成!】
【与此同时,为了掩护大军撤离,原本只是作为疑兵的赵云、邓芝,只能和魏国大军干起了硬仗,兵弱敌强,结果可想而知——断后的一人尽管战事失利,却竭尽全力保住了兵马辎重。这一场战斗大概也耗尽了赵云最后的生机,次年便病重去世。至此,蜀汉的“五虎上将”凋零殆尽。】
【——站在后世的角度复盘,这便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之中最接近成功的一回。】
【第一次北伐就在这一年的冬天。】
【不甘功败垂成的诸葛亮再次出发,这一回他走的路线是出散关围陈仓,却被魏国大将军曹真所拒,蜀军粮尽,诸葛亮只好引兵而退,顺便杀了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在公元229年春天。】
【诸葛亮派遣陈戒攻打武都、阴平一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来援,于是诸葛亮亲自领兵到至建威,击退郭淮,夺取一郡!】
【第四次北伐在公元231年一月,这也是诸葛亮一出祁山,而这一回,他所发明的木牛在运粮的过程中便派上了用场。】
【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司马懿选择按兵不动,拒绝出战,生生耗得诸葛亮在上邽割麦为粮。认为时机已至的司马懿终于出兵追击,却被诸葛亮大破之,只好退还保营。面对死守不出的司马懿,诸葛亮也没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