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季汉彰武> 第十五章 纵归泰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纵归泰山(3 / 4)

甲辉日,百万成群,连营百里,谈笑入齐。上下用命,志在收我故土。自古齐鲁之地,并为王土,世宗封禅,世祖复兴。岂容染指君以疲敝惨败之余, 如何能胜

然两军征战, 辛苦最是百姓。征战两年,千里荒野,尸骨断流。每每念之,岂不怆然孔丘成仁,不伤无辜,孟轲取义,以民为本,备虽愚钝,亦愿行效。君宜去尊号,上顺表,受朝职,如张燕故事。备亦不吝善愿,可暂缓城围。君可携众自去,自还临淄,安抚部民,从此东西一主,而无征战之苦,岂不美哉aaardquo

管亥得书后,大笑道:aaadquo想不到刘玄德戎马一生,还颇通文墨呐。aaardquo他心中正为刺杀一事不成大为懊恼,将信件交给僚佐传阅,让使者在外等待。使者一走,他就说道:aaadquo我刺杀刘备不成,按理他当极为愤恨,立即下令破城才是,怎么会解围让我撤走呢aaardquo

滕耽皱眉说:aaadquo会不会刺杀其实成功,伪朝故作声势,想逼我们退军,实则军中已然大乱aaardquo

说到这,管亥大为意动,若刘备真的身死,那汉军军心定然溃散,他大可以举兵决战,如何还要对方放行但他刚动了决战的念头,涌上头的热血瞬间又凉了,若是刘备没死,是想用计逼我动作呢一旦决战,就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了。而且撤围也可能是诈,若是在他撤军时,汉军半道袭击呢这都是他不能不考虑的。

听完管亥的顾虑,陶丘秀说:aaadquo明公所虑确有道理,但这也好办。aaardquo他看了管亥一眼,慢慢说:aaadquo刺杀之后,不是还有百来名教众关在伪朝营中吗我们不知道刺杀成败,他们定然知晓,我们可以借此回信,要求伪朝将他们释放。若是刺杀成功,他们必然不敢放人。若是刺杀失败,这百来人也无甚大用,刘备必不吝惜,那我们也不妨先答应,等张帅他们撤出来,

我们再一齐撤军。aaardquo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理,管亥便说:aaadquo那回信便交给你吧。aaardquo陶丘秀当即扯下一块白布,挥毫如风,很快就写完了,管亥盖上印章,便将布信交回使者。

使者回去时,张方的回信已经先到了。张方说,他身为管亥下属,不敢单独行事,只要刘备能说服管亥,他自然应之。刘备又收到管亥的回信后,心中大定,他对左右们说:aaadquo此事已经成了八九了。aaardquo

孔贞死前的话,让刘备顿时明白了前因后果。所以他一直没有为难随行的太平道众,只是派法正率众监督,每日饮食都没有什么短缺。管亥既然提出要求,显然也有撤军的诚意,故而刘备没有犹豫,当日便给这些教众放行。在他们走之前,考虑到天气渐冷,除去路上吃的干粮和清水外,刘备甚至还额外送了每人一件冬衣。

等这群人走到肥城,管承了解了前因后果,颇有些不敢置信,他自问道:aaadquo两月前,他杀我部民如草,今日竟肯真心放我等离去aaardquo于是仍有彷徨。但回来的人说,蛇丘围城日久,城中并没有多少粮草,经常可以看到有人逃出来投降。那些降人饿得都浮肿了,据说每日两餐中,只有早上会掺入一些米,实在撑不下去了。

既然黑山军到了这个地步,管亥决定答应东返,他召集诸将商议,只说:aaadquo刘备无事,张方饥寒。不走该如何哩还是走吧aaardquo诸将也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都赞成。刘备不死,汉军就不会崩溃,而张方已在覆灭的边缘,继续打下去,齐汉永远无法赢得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管亥决定回信给刘备,信中他极力夸张军力,不过这样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虚弱。因担心中伏,信中写道:aaadquo济北我地,为尔侵逼;必须我归,可去我百里之外。aaardquo

回信送达刘备帐中,刘备没有亲自看,而是让徐庶念给他听,他自己站在屋外,看亭中那颗不算年轻的桑树。听徐庶念完,刘备没有立刻回话,而是从胸口中掏出张角留下的黄天符,凝视良久,他露出一个哀伤的笑容,轻声对徐庶说:aaadquo我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诺言了。就照他说得办aaardquo

孰料军令传下去,南路围攻刚县的曹操极为不满,拒绝撤军。而且更是当众说:aaadquo如今破城近在咫尺,大将军却弃之如敝履,如何对得起在战场浴血厮杀的战士如何对得起这几年为国捐躯的英灵又如何对得起对大将军信任有加的陛下如此不忠不义之乱命,操绝不奉诏aaardquo

刘备闻说后,皱眉回信说:aaadquo我等举兵为何无非四海安宁,百姓安泰。今伪朝得衰,正是争取民心之际,岂能单以一战得失而论今我放管亥东归,既能得蛇刚二城,又可使三州知我信义,如何能称乱命若你我杀尽关东之民,虽有江山万里,又有何可贵望君思之慎之。aaardquo

可回信过后,曹操仍不奉命。刘备也动了怒,干脆对关羽下令说:aaadquo你我明日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