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表功了。 到底不是住在一块,真要有个需要动手的活,也不会放着自家的人来找他。 这样一来,林知野确实轻松了一些,但去往容家的次数也自然而然的少了一些。 当然了,就算这样,他来的次数也不少。 每天都得往这边来两趟。 早在前两年,他就和容家搭伙一块吃饭,整个红山大队的人谁不知道他和容知青处对象的事。 一处就是四五年了。 感情依旧特别好。 不过其他人难免有些奇怪,这都好的待在一块搭伙吃饭,天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就是没听说他们什么时候传来好消息。 这要是换个人,说不准就传来一些风言风语。 但换做这一对,都帮着遮掩一下,谁敢多说什么? 这几年来,容知青在大队可是带出了不少学徒,只要人品过得去,自己又确实能干得了这个技术活,每年她都会带四五个徒弟,等学得差不多就往镇上的锻造厂和玩具厂送。 这一送到现在就送了十几个人过去。 虽然一开始只是临时工,但他们谁不明白,想要从生产大队走出去有多困难?就算只是临时工,对于大队的社员来说那都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容知青多厉害啊。 如果不是特别有能耐,哪里教得出这么多学徒。 还时不时出外省参加一些大厂的任务,任谁听着都不得不惊叹一声厉害。 同时林知青也不差。 他虽然不属于镇上公安,但也是时不时被调派过去执行任务,破了好些大案子,再最动荡的这几年大队能稍微安定一点,多多少少也是有他的一份力。 红山大队的人都不是死心眼。 明摆着人家对大队这么好,肯定不会在背后说一些风言风语的话,就算真有人说了,朱婆子为首的那群人,那绝对会直接打上那家的院门。 有时候还遗憾没这个机会呢。 要说这群婆子们,对他们两人是又感激又像是面对自家小辈一样。 这不,虽然一直没听到好消息传来,但这几年也都是瞧瞧备着一份礼,就等着哪日把这份贺礼给送上去。 陈婶子同样也是。 这天她悄悄对着老姐妹说着,“你家晓晓还没打算呀?我那套被子都绣好了呢。” 她年轻的时候就有一手好绣活。 不过这么多年来都给搁浅了,除非家里人衣服破了需要缝缝补补之外,也就没其他作用。 倒不是不能绣,而是整日里忙活哪里有功夫绣这些。 这两年日子是越来越好。 窑洞那边的分红再加上自家小儿子也去了镇上当临时工,每年的进账翻了不少,小日子也是越过越好,她也就不需要为了两二个工分天天埋头苦干,还能抽出时间绣绣花。 最先绣得就是一床被套。 专门花钱买了一块红色的大布,再上面绣上龙凤呈祥。 原先知道晓晓和林知青谈对象,她还怕赶不及,结果都快绣好了还没消息,后来就在边角的地方又绣了一些荷花莲蓬。 绣得满满当当还是没消息传来。 她又买了一块布,打算再绣一双枕头套。 结果现在别说枕头套了,就连红盖头、绣花鞋等等全都给绣好,还是没等来。 陈婶子倒是不着急。 当事人都不着急,她着急干嘛? 就是有些好奇而已。 容婆子轻轻笑了笑,还是一番老话,“不急不急,他们两个都是有主见的人,全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容晓晓原先是真不着急。 她还蛮享受这种恋爱的滋味。 不管怎么样,身边都会有一个人陪着自己。 但从二姐那边回来后,她又觉得或许也是时候迈入下一个阶段了。 所以在这日伴晚,两人肩并肩散步消食时。 走着走着,容晓晓轻轻撞了撞身边人的胳膊,在他眼前伸出自己的手,手指轻轻动了动,“你说,我手上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虽说不会显得太过白净,但手指直而纤长,微微动了动总会吸引人的目光。 她其实只打算提示提示。 可没想到的是,话音刚落身边的人就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小圆圈,她不由惊讶:“你怎么随身带着?” “因为我已经等了四年多了。”林知野握住她的手。 只是晓晓无意间的一句说辞,结婚先不说二大件、五大件,而是需要一枚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