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秋自然想知道他们的成绩如何。 只不过接下来的殿试,不管两个妹夫有没有机会参加,林远秋都顾不上这么多了。 因为殿试时间在三月中旬,而他的到任日期是四月底,加之林远秋想把时间尽量宽裕在路上,所以三月十日之前,他们一家肯定是要启程的。 听到女婿想让自己帮着参谋镖局的事,钟荣也无二话,直接领着林远秋去了兴顺镖局,这家镖局有几个镖师是钟荣认识的,算是知根知底的了。 与岳父告辞后,林远秋并未直接回府,而是沿着街边的铺子,慢慢逛了起来。 感觉自上值之后,好久未这般认真的逛过街了,更别说此刻惬意的行走在街上。 二月底的天,还有些冷,路上的行人三三二二。 来京城六年,南安街林远秋路过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并不知道这边还有首饰铺子开着。 再看这门面,连着两间,规模还不小。林远秋突然想起,下个月二十八号正是自己和钰柔纳采的日子,记得去年自己买了一支玉钗送给了妻子,而今年,不出意外的话,三月二十八已在去塞外的路上,所以自己何不先把礼物给买好了。 想到这里,林远秋便提脚进了首饰铺子。 店伙计见有客人,忙热情上前 相迎,只是这会儿林远秋却有了停顿,至于为何,当然是因为架柜上挂着的几只小布袋了。 而之所以它们会吸引住了林远秋的目光,还是那些小布包的款式。巴掌大的包身,然后一根同款料子的细带穿在包身上,这样子,只要把细带两头一拉,小布包就可以像包子一样,收紧了包口。如此,装在包里的东西就不会掉出来了。 不过,此刻林远秋想到的则是,咦,这不就是前世的抽绳手袋吗? 且看到眼前手袋的简单款式后,林远秋已在心中回想起十几种在前世看到过的样式来。 比如往布袋上缝上用各色布头叠成的绢花,或是填充了棉花的小布偶,如兔子、鲤鱼、蝴蝶等等等等,想来这些样式更能吸引了姑娘们的眼球。 林远秋问了小布袋的卖价,居然要两百文,听店伙计的意思,这袋子还是从番邦国过来的。 果然物以稀为贵啊。 没在店里耽搁多久,林远秋挑了一支玉翠镶珠的金钗,以及一对耳铛。 给妻子买,自然也少不了自己娘的,林远秋给冯氏挑了一只实心的金镯,待结账时,他又让掌柜给加了一只布手袋进去。 此时的林远秋,已对这只手袋有了具体的规划。 等回到南锣鼓巷,差不多未时。 到了房间后,林远秋看到幔帐轻掩,显然钰柔正在午睡。他把东西轻轻放到桌子上,然后把房门重新带上。 妻子午睡,林远秋倒没往别出去想,如今临近阳春时节,想来钰柔这是春困吧。 等林远秋到了爷奶那儿,发现正房西屋这边已有几十只大木箱子放着了,这应该是上午又重新收拾了一遍的。 为了路上少些搬运,昨晚老林头和冯氏规定了大木箱的数量,儿子儿媳房里只允许两只,孙子孙媳因为有小孩子的衣裳被褥,所以多加了两只,一共是四只。 至于小箱笼,也不许多收拾,每一房,顶多三只。 而包袱这些,只要你们自己不嫌累,不限数量。 ...... 很快就到了会试放榜这日。 还跟先前一样,凡国子监的学生,这一日都在国子监听榜,所以这会儿周子旭和王文昌都不在家里。而春燕和春草,一早就往娘家来了。 儿子会试,周兴自然不会缺席,他是二月初过来的京城,有了前两次的看会试榜的经验,这次周兴和书砚二人很快就回来了。 书砚终归要年轻些,这会儿脚步飞速的他,也顾不得什么老爷主子了,很快就把人给甩的老远。 这不,离着大门还有十来米的距离呢,书砚就敞开大嗓门喊上了,“少奶奶,少奶奶,少爷考中了!少爷考中了!” 此刻,林远秋和老林头他们都在前院等着呢,一听这声音,都快步出了来,再看那三两步跑进门的书砚,早已经乐得见牙不见眼了。 “快快快,快把鞭炮点上!” 女婿考中了会试,林三柱自然心情激动。 平安 和平实,还有老张头,捧着鞭炮出了院门,很快,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响彻了整条胡同。 然后,大家就看到已差不多笑成木鱼的周兴跨进了院门。 林三柱正想调侃上几句,哪知一转眼,周兴就呜呜呜的大哭了起来。 “呜呜呜,亲家啊,方才我去看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