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诱杀> 第九十八章、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棋(1 / 2)

四大艺之一的“琴”结束后,紧接着第二日便是“棋”的比试。围棋自古就有,一直流传至今。相传“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由此创造出围棋这一对弈游戏。而其落子节奏的变化、放布棋子的力量的大小等都可反映出当局者的心智情况,如同在棋局中以手语交谈一般。因此称为“手谈”。下棋的手法可谓玄之又玄,恰如众妙之门。

如果想将围棋下的好,不仅要能掌控全面的布局,事先预知对手下一步的落子,甚至是整个局势的走势,而且要有清晰的头脑,机敏的反应,和平和的心态。所以说,能下得一手好棋的人,也都是政治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此时现场便摆了二十五个棋盘,有五十人分坐其两侧,现场对弈。待决出胜负后,再由胜出的人继续对弈,直到剩下最后两人。

下围棋本身就是一个消磨时间的事情,如此一局接着一局的下棋,不仅仅是对之力的考验,更是变向的对体力的考验。若是遇上棋逢对手的时候,一盘棋下两三个时辰也是常有的事。如此一来,这一场比试一来便是两天,白天五个时辰,有时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晚上休息,第二日再战。期间有几位年迈一些的选手因为体力不支或者精神不济而晕厥退场。

终于在第三日决出了最后的两位赢家,同样的是这只是初试,还有两人最终的一战。而这一战采用的是下盲棋的方法。即盲棋就是不用棋盘,不用棋子来下棋。我说我下到哪,你再说你下到哪。下盲棋需要非常好的记忆力,只不过是把平常在棋盘上走的棋变成了两个人用嘴说。要把自己和别人下的棋都记住。这样才能继续下下去靠记忆形象地记录下现在棋盘情况。

传说历史上的著名棋手,唐朝时的王积薪在郦山下投宿一农家,晚上就听到这家的婆婆和儿媳下盲棋,招法之精,妙不可言,第二日醒来婆媳皆不见,疑是天人。王将昨夜所听摆将出来,这就是传说中著名的“一子解双征”的来历。

通常围棋有一定水平后,记忆力会随之提高,因为对棋着变化的计算,首先需要记清每一手之后的局面,在脑海中形成各种参考图形,再从中判断优劣,选择认为最合适的着手。对于水平高的棋手而言,一局棋以后,对布局阶段及关键局面的复盘是很容易做到的;在给水平差一些的棋手下指导棋时经常会同时下几盘,轮流走着,转一圈回来,不需要问受指导者走在哪,看一眼棋盘就心里有数了。

但下盲棋,恐怕世上都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因为下盲棋需要大量繁琐的记忆,稍出些差错便无法再进行下去。所以说,这场比试,比的是下盲棋,若是两人都忘了哪里有子,哪里无子,可能连最终的胜负都无法区分。

一直不曾露面的红袖楼四大名妓之一——云南奕,终于出现了。这是一位擅长下棋的才女,同样的是,云南奕也很美丽。是那种有些俏皮的可爱,有些肉肉的脸上蒙着面纱,可仍旧东摸摸西瞅瞅,一刻也停不下来。真不知道这般闲不住的女子如何能下的出好棋。

场上的两人下盲棋,场下的看客们不能也跟着瞎看。在比试的台前,有一个巨大的棋盘,等等比试开始时,就由云南奕将两人报出的落子点,相对应的分别摆上两人各自的棋子。棋盘和棋子是由大块的慈石(吸铁石)制成,所以棋子还是有些分量的。

“花高价请来的美人就是来搬石头的啊。”裴若轩摇了摇头,惋惜的说:“美人是用来呵护的,这么折腾,真真是心疼啊。”

“你还会怜香惜玉啊。”水溪涧已经完全习惯了裴若轩不着边际的话,现在裴若轩说什么,他都能平静的接受了。

这两位胜出者都是男子,一个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个是清瘦的中年男子。下棋开始,老者执黑子先下。似乎因为下得是盲棋,害怕出差错,两人都规规矩矩下了个定式的开局。开始一切还是中规中矩,渐渐的老者感觉到突起的杀气,中年男子一开始平淡的下法突然在一子落定后变得凌厉凶险起来。而老者不愧为见多识广的棋手,他仍旧从容镇定,神态自若的小心应付;可惜,紧接着局势就不那么妙了,老者开始神色犹豫,棋路拘紧。下不到百手,三子的优势已经去半。棋盘的子越来越多,虽然背对棋盘,两人却都如同亲眼目睹,百余手落下的棋子棋路纹丝不乱。

老者整个局面的形势渐行渐劣,落子的声音仿佛的大漠中的饿狼,面对着猎物时那种渴望的样子,让人窒息的时刻越来越近!就在老者以为走出先手的一刹那,中年男子停顿片刻,一子落下,整个局势仿佛那只饿狼突然一声嘶吼,咬住了猎物的喉咙!老者苟延残喘的挣扎了几下,便咽了气。

十几个子的饿狼被强行封锁在早已成形的厚势内,虽然老者奋力冲击、分割、追杀成几块的白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半子,只差了半子!可惜,至此棋局胜负已经分出。

这不仅仅是是一场扣人心弦的对弈,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所有的人都开始高声叫好,没想到原本一直以为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下盲棋,真的在武林文会上上演了。

就连裴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