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没想到生性洒脱的沈少爷今天竟然脸红了两次,明慧这下心里明白了,原来他喜欢楚溪姑娘,不过,这两个人倒挺般配的。
明慧望了望丈夫,他也用意味深长地目光回视了他。
楚溪则装作没听懂沈浚那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她不懂他的心意,只是她自己很在意她“克夫”的命,因为她不想他死。
于是,她说道:“放心啦,开个玩笑而已,我才不会那么快就死了呢!尤其是不会去自杀。”
是啊,一般的女子如果真像楚溪这样接二连三的遭受这么多的打击,估计早就不想活了,可她的性格还是这么乐观,这点倒跟她有点相似。
此时明慧又想起了上次所救的秦姑娘,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也会像楚溪姑娘这样活得豁达而又开朗?
明慧发自内心地很佩服楚溪姑娘,“姐姐,你的性格真如你的名字!你看,一条小溪也是这样,它要经过许多的曲折和碰撞,最后才能汇入江河湖海,然后才能看到这广阔的天地!”
苏铭烽没想到自己的娘子竟有这样一番见地,他望着爱妻,宠溺的眼神中,不由自主地带了一丝崇拜。
沈浚听了也不住地附和道,“的确如此!”他也正是因为楚溪这坚韧不拔,豪爽大气的性格而喜欢上她。
“是啊!妹妹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去了!所以,当两位兄弟找到我时,并带来了一封计划书给我,我立即明白,我要打出我自己的一番天地。不管怎样,我一定会与他们合作创业。”
“然后你们合作开了个什么店?”明慧问道,“竟然都没听铭烽说起过!”说完然后转头白了一眼苏铭烽。
苏铭烽害怕娘子生气,连忙陪着笑脸,说道:“本来想过几天去扬州了才告诉你的!嘿嘿……”
“是啊,弟妹!苏兄这是想给你一个意外惊喜!”楚溪连忙帮苏铭烽开脱道,然后立即将明慧的注意力从苏铭烽身上转移开来,“我们三个人一起在扬州开了一个布庄,现在生意很不错,在扬州的所有布行之中,大有后起之秀的苗头!”
“真的?那跟你的织功有什么关系?”明慧好奇地问道。
“弟妹的记性真好,还记得我前面顺口一提的事情!”楚溪称赞道。
“我记性当然很好,虽说以前老是因为背不出《女诫》遭了先生好多责罚,可其实是我自己不愿意去背,觉得背那些东西太无聊了。其实啊,我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是我没让他们发现而已!”明慧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望着苏铭烽,像是在对他说:“别以为我真傻,我记性好着呢!别想着什么事情都瞒着我!”
苏铭烽三个人睁大了眼睛,齐声问道:“过目不忘?”
“当然!”明慧不以为然地回答道,然后又连忙拉起楚溪的手,问道:“楚溪姐姐,刚刚说到你的织功了。”
“哦,对了,说到我的织功,因为我娘是高云镇人,这一带所有的姑娘从小就开始学习纺棉织布,织成的布匹然后卖给布商换钱贴补家用。而我娘织的布既紧密又光滑,尤其好卖。后来我娘便把这手艺传给了我。当苏兄听到我的传闻时,又听说我织得一手好布,于是他们便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楚溪又故意卖了关子,故意逗逗性子急的明慧。
“什么办法?”明慧着急地问道。
“人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两位兄弟为了救我,又根据我的特长,提议要开一家织布坊,所织出来的布再由我们扬州的布庄售卖。所以我就回到了我娘的生养之地,开了一家织布坊。”楚溪笑着回答道。
“哦!没想到姐姐这么厉害!真了不起!这扬州布庄的生意发展得这么快,肯定跟姐姐的手艺脱不了关系!”
“那肯定,楚溪姑娘织出来的布,可以跟七仙女织的布有的一比了!”一提到楚溪的布,沈浚就忍不住要赞叹几句,好像能替她炫耀几句,自己就会感到很骄傲。
“真的?等有空了我一定要去看一看!”明慧很相信沈浚的话,于是说道:“这么漂亮能干的楚溪姐姐,织出来的布一定如她的人一样美丽而又灿烂。
“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楚溪有点不好意思了,“倒是弟妹你,我挺佩服你这嫉恶如仇的性格。我昨天听一位织娘说,哦,这位织娘的父母就是你们这里的佃户。她说苏氏庄园里的少奶奶一来就狠狠教训了一顿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吴管家,可真是大快人心啊!你不知道,我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弟妹来了,所以今天就立马赶了过来,没想到弟妹果然是耳闻不如一见,比我想像中还要惹人喜欢!”
苏铭烽一听明慧已经是名声在外,十分得意,“那当然,我的娘子嘛,人见人爱!”
“是啊!这样也好,等下回琳玉姑娘见到弟妹了,一定会感到相形见拙,也就死了心了!”楚溪抿着嘴笑道。
苏铭烽听她一提到琳玉,心里就着急,连忙望着明慧,生怕她一生气又掐他。
好在明慧并没有在意,苏铭烽这才松了一口气,横了一眼正在偷笑的楚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