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下着台阶。
这是太师保政刚亲自题字的功德铭,将放于泰山摩崖下。
待封禅完毕,专门的工匠将石碑上的功德铭永久刻于崖壁之后该石碑将被销毁。
紧接着,一身冕服的乾元帝威严端庄的走下帝舟,那些王公贵族紧随而下。
长公主、十八位皇子、两位公主、亲王等,再后来,文武官员依次下船,最后就是人数最多的保卫人员。
泰山摩崖之下,太师手持笏板恭敬朝着崖壁祭拜,高呼:“立石颂乾元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此为封礼,意向天下表明大靖王朝具有封禅资格并将实现这一旷世大典。
完成这个仪式,皇帝和一众皇亲国戚及文武官僚们朝泰山之巅行进,到达目的地后,护卫队伍驻扎在外围休整。
秋季的泰山之巅云淡风轻,是个好天气。
大典正式举行,礼部官员托专人从储物袋取出乐器,大奏乐曲。
乾元帝登临九丈高台,旋即行三跪九叩大礼,下方所有人则纷纷俯伏。
入乡随俗,韦凌云当然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有样学样。
乾元帝向列祖列宗和上天昭告自己的功绩,为皇室子孙和百姓祈福,并献上祭品。
紧接着,皇亲国戚以及山上的官员、护卫从俯伏状态转为跪拜姿势,山下的百姓似乎得到了通知,跟着行礼,万众欢呼,普天同庆。
韦凌云抬起头的瞬间,也匆匆瞥到了乾元帝的真正面目,其五官端正,皮肤光洁,黑色眸子冷漠无情,有着难以预测的深邃,面容俊美非凡,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浑若天成的帝王霸气,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
此时此刻,他横眉轻扬,目光朝一处一凛,薄唇微启:“柳朔。”
“微臣在。”一黑蟒白袍的掌印太监满脸和颜悦色,小步上台,站于乾元帝左后方。
他是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除了负责皇帝起居,最大的权力是执掌皇帝玉玺。还有一名秉笔太监,只不过乾元帝没传唤他,能代皇帝批阅文书奏折。
只听这叫柳朔的掌印太监朗声道:
“封禅大典一切顺利,陛下龙颜大悦,国家必将再临盛世。为表庆贺,立石碑一块于泰山东,盼有才之士题诗一首,得陛下满意者,所诵诗赋随属名刻于此碑,流传千秋万载。”
“有幸获此殊荣者,奖耕地十亩,黄金百两,绫罗绸缎千匹,粮食万斤,煤炭十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