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己的取经之路还会出现变数
一旁孙悟空面对众多敌意,似乎根本没当回事,与那如来目光相对丝毫不落下风
开玩笑
都到这一步了,它还怕啥
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哪怕佛门也改变不了
一切,天道早已记下
沉默
良久的沉默
就在空气中那无形的压力越来越重,几乎使得身为凡人的唐僧,差点要昏厥过去时,随着一声轻叹传来顿时清醒不少
“哎”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春之苦,变化畜类
还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罚,然其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吾今有真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三藏者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徒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也。
此三藏经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有不载
汝等既然苦苦寻来,吾便全付与汝取去。还望尔等东土之人,莫要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义”
如来这一开口,原本凝重的气氛顿时消失不见。
很明显,有些事他并不想现在就跟猴王摊牌
毕竟取经之事还没真正结束,实不能出现意外
孰轻孰重,他心里很清楚。
一切,都等到量劫结束后清算不迟
“阿傩、加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其。
且等斋罢开了宝阁,将吾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上几卷与他,教唐僧传流东土,永注我佛门洪恩”
佛音浩荡,响彻大雄宝殿
“尊佛旨”
阿傩、加叶二尊者即奉佛旨,带着唐僧他们出了大殿。
等来到珍宝楼中,只见里面竟然面摆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一个个华彩熠熠,一看就非凡物。
至于所斋宴,也都是些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属实不同
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先是顶礼了佛恩,随后便尽心享用起来,正是宝焰金光映目明,异香奇品更微精。千层金阁无穷丽,一派仙音入耳清。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
至于猴王
呵呵,
到了这时,傻子都能看出来它跟如来必有龌龊
除非唐僧他们不取经了。
否则在这个特殊时候,他是万万不敢亲近对方的。
对此,孙悟空也无所谓
看几人吃的正欢,它眉头一挑便缓步走了出去。
反正取经送回大唐,估计还需要些时间。猴王也想趁此机会,去见见那一位。
至于会不会被发现
呵呵,
这三界之中,谁又知道它孙悟空的真正手段呢
就算是如来又如何
真要是对上了,最后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你来了”
阴森、幽暗的空间中,一道模湖的身影看到刚刚进来的猴王,语气平澹的说道。
“你是谁为何会隐藏在灵山之下就不怕被佛门知道么”
孙悟空看向这人,忍不住眉头微蹙、疑惑的问道。
它很奇怪
自己的破妄金童,能够窥破世间一切虚妄。可不知为何,竟然没办法看清这人容貌
这种古怪情况,是猴王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
难不成这人是圣
但不应该啊
在这三界天地中,可以说除了自己那位兄长外,从未听说过谁能成圣不被天道感知的
这真是一尊圣人的话,恐怕天地间早就有异像出现了。
“呵呵吾是谁岁月变迁,时光飞逝无尽光阴过去,吾几乎都忘了自己是谁”
那人依旧话语平静,但话语中却隐隐带有怨恨之意
“你故意把俺老孙引过来,究竟想做些什么”
看对方似乎并没有说出身份的意思,猴王也不去勉强,只是再次带着好奇的开口问道。
是的
就在凌云渡时,孙悟空就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它怎么都没想到,
居然有人敢在灵山之下,开辟了一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