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礼仪之邦的中原不同,北方游牧民族崇尚强者为王。
女子与金钱玉帛都是男人的战利品,谁获胜便可以统统收取,只要血缘无关,辈分长幼都不在话下。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无论是早期的匈奴、乌孙还是后来的女真、蒙古,无一例外遵循此习俗。
一、满都海哈屯(哈屯即皇后)
满都海哈屯,又称贤者满都海、满都海皇后,出身绰罗斯氏(不里牙惕部的林中百姓),为满都鲁(脱脱不花异母弟,早年尝徐图自强于漠南,后继任为大汗)的妻子。
蒙古满都古勒大汗去世后,本来按照惯例,谁有能力夺取汗位,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收取大汗的哈屯(皇后)满都海。
可是,满都海凭借自己的威望,竟然演变成另一种形势,那便是:满都海哈屯嫁给谁,谁就将是蒙古大汗,成为大漠草原的主宰。(与百年后第二位女英雄三娘子一样)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满都海选择了在数次杀伐之后,硕果仅存的成吉思汗嫡系子孙--年仅7岁的孤儿巴图蒙克,他们相差了25岁。
此后数十年,凭借着忽必烈"黄金家族"的号召力,更依靠满都海亲临前线的南征北战,终于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
巴图蒙克即位后称为"达延汗",刚开始他年纪小,满都海征战时就把他装在剑囊里背在身上保护。
可以说,年幼的达延汗正是在满都海抚养教育熏陶下长大的,所以他后来全盘继承了满都海统一蒙古恢复大元的政治目标。
也可以说,蒙古的中兴之王,是从自己的妻子手里捡到的统一。
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蒙古女摄政啊)。杀死觊觎汗位的太师亦思马因,使汗庭重新团结。废除了自元朝沿袭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
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满都海哈屯为达延汗养育了七个儿子,即后来的察哈尔、土默特、喀尔喀首领祖辈。
……………………
二、三娘子
三娘子(1550年-1613年) ,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王妃 。
三娘子九岁嫁给俺答汗,封号钟金哈屯。为人聪明英武,善于骑射,多次随俺答汗征战四方。
1她修筑了归化城。
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进入施工阶段后,三娘子是主要的主持者。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赐名为归化城。
2维护议和,侍奉三代顺义王
阿拉坦汗去世后,所有进出关口者均须携带三娘子签发的文书方准通行,三娘子从此开始执掌兵权。
三娘子为了顾全大局,也是出于对明朝廷的尊重,同意与俺答汗长子黄台吉成婚。
黄台吉病逝,其长子扯力克自立为王。明朝派人规劝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属也。"于是,扯力克便尽弃妻妾,与三娘子合帐成婚。
扯力克继承王位后,不思进取,常年不理政事,部族里的大小事务全由三娘子处理。
三娘子非常仰慕中原的风尚,经常亲自前往明朝边关军营中走动,与边关将领的关系极其融洽。明朝边关将领也经常将中原贵妇穿戴的八宝冠、百凤云衣等物品馈赠给三娘子。
中原明清时期,歌颂三娘子的诗词更多,三娘子在草原、中原上享有了很高威望,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