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恩为自己的‘勇猛’吃了点苦头,但为此吃苦头更多的是布延台吉。
不仅李如松在大骂中冲锋,中军三人也被禁卫统领的勇猛震惊,同时急吼大骂。
大骂的后果就是明军异常迅猛,蒙古人留下八千人殿后,明军片刻而至,宋世恩磕飞一部分箭矢,还是能听到马上和身上的叮叮声。
骑兵对冲惯性巨大,宋李二人像是拉了两条血槽,瞬间冲进了蒙古人阵中,只砍眼前之人就可以,砍死砍不死,只有一刀的机会。
蒙古人没有重刀,斩首四人后,宋世恩突然发现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盔甲能接住弯刀一击,更加的肆无忌惮。
耳边不断响起三眼铳震耳欲响的声音,与李如松并马,一左一右迅猛向前。
四十步后,阵型稀疏下来,这是禁卫攒射遮蔽的断点,再冲已被辽东骑兵护在阵中央。
蒙古后阵转眼被杀穿,两人头也未回,继续向北追击。
奔跑中李如松用刀指指北方,宋世恩也同样指向北方,于是,前军一万多人追到黑水河。
顺着河滩跑了二十多里,骑兵慢了下来。实在快不了,两沟中间全是羊群,鞑靼人遗留下的‘粮草’,比殿后的骑兵更具阻力。
再跑了五里,身后传来清脆的敲钲声。
鸣金收兵。
……
宋李二人脱掉头盔,解开衣襟,河边大口喘气,头上热气直冒。
“宋统领,刮目相看,贵为侯爷,过了。”
“过个屁,反正死不了,老子找个理由多留几天。”
“宋统领豪气,第一次听说死不了的前锋。”
宋世恩指了指左肩,李如松才看到有一支箭卡在肩板下面,箭尾被刀削断,半只箭头映出渍渍血色。
招呼过几名亲兵帮忙卸甲,李成梁和戚继光追上来的时候,正看到亲兵为他包扎,金疮药弄的嘶牙咧嘴。
没夸,也没骂。
一处避风的山坳,挥退靠过来的亲兵。
“狗儿河与石河墩至少杀死五千蒙古骑兵,这是十年未有之大胜,我们明日可以再追击一阵,还可以收拢很多牛羊。”
“伯爷,我的生意是赔了还是赚了。”
“哈,老夫得反悔了,周大人也吃不消这个生意。”
老子就知道你们是这德性,真带回去五六千斩首,勋贵也会被吓着,“禁卫大概是没有箭矢了,再冲只能砍杀,让兄弟们跟着练练吧。”
“没错,他们只有捡散落的箭矢,前屯卫没有多少,山海和宁远来不及。”
……
黑水河立阵的明军直到等到酉时天黑,后面的驮马和步营才跟上来,立帐警戒一切事务由辽东负责。
宋世恩又渴又饿又累,一句话也不想说,与李如松靠在中军大帐吃了口干粮呼呼大睡。
翌日醒来,收集到的缴获把几人小小震惊了一把,九千人被斩杀,缴获五千匹马,三万多只羊,一万刀箭。
明军损失也不少,蓟镇伤亡一千人,辽东伤亡四千人,禁卫特殊,也死了三百多人,‘真·禁卫’死了六人,没有勋贵家的重要子弟,他们被保护的很好。
不错,皆大欢喜!
宋世恩没兴趣亲自追击,禁卫兵分两路,顾承光跟着李成材,邓绍煜跟着李如松,象征性的追击三十里,主要还是收拢缴获,三人得先‘分赃’。
“禁卫四千斩首,辽东四千,蓟镇一千,马匹四千归辽东,蓟镇一千,羊和刀剑入库把,随周大人怎么分。两位看怎么样?”
这有毛的可商量,仗打完了,宋世恩的脑子早飞回京师。
李成梁拍拍肩膀,“宋统领,老夫要写奏报,你这伤想怎么写?”
戚继光沉默着微笑,李成梁等着回答,这两个老狐狸。
“话别说死,反正伤了,小子等等朝廷有什么反应。”
……
下午,戚继光率先返回。
晚上只留下李成梁和宋世恩,有一肚子话想问这个传说中的‘满清国父’,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个由头。
与武将打道的方式其实挺简单,宋世恩这几日已经完成了。但是与李成梁这样的‘名人’,却需要利益基础,生意做完,得重新找机会。
九月二十四下午,辽东大军和禁卫从山里出来,聚集到前屯卫,琐事那叫一个多。
戚继光又先一步带蓟镇兵马离开,辽东骑兵也走了一半,剩下两万人驻守在此地,顶多能再留一日。
因为……没吃的!
李成梁没空照顾宋世恩心中的小九九,周咏更忙,他需要多留一段时间,等朝廷兵部和都察院的钦差来完成验功。
禁卫中军大帐,宋世恩穿着儒衫坐在首位。越发感觉自己有权威日重,下面连李铭诚在内七人,一点杂音都没有。
“有些事是商量好的,我们不在乎,对边镇来说,就是一次生死大战,人要重信。”
“一切以统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