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顶流。
……
明白了吧,皇帝抢权立威,试探内阁、太后,西宁侯这个突破口,非常微妙,张先生和太后不能随意处置。
他们若咬死不同意宋世恩提督禁卫,皇帝会裹挟着二百年的皇恩大义,把宋世恩一步一步顶在明面,逼着身后的勋贵与文官集团对撞。
对撞的结果嘛,动嘴勋贵肯定不行。
撕破脸动手,一万个张先生也不是手握三十万禁军的勋贵对手。
十三年来,没有袭爵的宋家毫无怨言!
十三年来,勋贵一体,公侯伯对西宁侯袭爵之事集体沉默!
十三年来,隆庆皇帝、慈圣太后,内阁张先生、司礼监冯保,宗人府,均对袭爵避而不谈。
这里面一定有大家的默契,宋世恩恼火的是,他不知道是什么默契。
这东西又不会记在史书上,但肯定不是‘天下民生’大义,一定是切切实实的利益交换。
顶着后知五百年的优势,宋世恩非常清楚,皇帝与张先生不需要走到那一步。
张先生没有给皇帝‘拔刀’的机会,冯保离开张先生,屁都不是。
现在皇帝非要把宋家推到前台,自己就得想办法在所有人面前辗转腾挪地巧妙玩两年。
极其考验鸡蛋上跳舞的功夫,以及朝堂大佬间周旋的力度。
因为除了皇帝,大明所有人都希望未来的西宁侯此时闭嘴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