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白凤兰突然之间意识到了什么,瞪大眼睛,开口说道:“传递讯息?陛下,您这个新发明,不会是用来传递消息的吧?讯息传递,须臾之间就能够送达,届时从京城到东宁,乃至到岭南、草原等地,讯息也能够很快就传过去了?那就不用等十天半个月了?”
白凤兰越说越激动。
身为女子警卫队队长,白凤兰也算是半个军人出身了,她自然明白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的情况,也更清楚若是能够提前得知消息,对于战场态势将会有极大的改变!
瞬间,白凤兰就明白了电报的重要性!
此时的白凤兰,盯着李信,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的猜测,究竟对不对!
“凤兰啊,还是你聪明!”
李信笑了笑,说道:“正如你猜想的一样,这电报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快速传递讯息。只要两地之间,铺设有线路,就能够快速传递消息。最多延迟十几分钟、半个小时的样子,比之前的什么八百里加急,快很多了!到时候,就算是岭南等地有紧急情况,拍一封电报,就能够传递到京城这边。咱们这边,也就能够针对性地快速应对了!”
“还真是啊!”
白凤兰惊呼出声,说道:“陛下,那这个电报机试验成功之后,就要快速进入批量生产啊。也要在各地架设电报线路,这些都是大工程啊!”
“是啊。”
李信深吸一口气,说道:“任重而道远啊!不过再难的事情,只要一点一点干,就能够完成!现在我们不是在各地兴建铁路线嘛,先沿着铁路线,同步兴建电报线路。另外,各省省会与京城之间的电报线路,要优先建成!”
想着,李信拿过一个本子,在上面将这些重要事项都一一记载了下来。
李信、白凤兰等人,又商议了一下具体事情。
随即,李信就吩咐科学院会同京城制造总局那边,一起成立了京城电报总局,专门负责电报机生产、电报线路铺设、各地电报管理等事情。
对于这些事情,白凤兰主动请缨,愿意担纲主导这件事情。
看着白凤兰,李信也有些诧异,惊问道:“凤兰,你真要做这件事情?这可是很麻烦、很烦琐的事情啊!”
“陛下放心,即便是再麻烦、再烦琐,我白凤兰也一定能够完成任务的!”
白凤兰连忙表态道。
听着白凤兰的话,李信微微颔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交给你了。朕任命你为京城电报总局总办,主导大乾国电报兴建一事!”
“臣妾,遵旨!”
白凤兰连忙应道。
接下了这件事情之后,白凤兰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几天后,位于京城武英殿附近的一处闲暇宫殿门口,悬挂了一块大牌子。
牌子上赫然写着——京城电报总局!
这里,也将是京城电报总局的总址。
按照设想,电报线路控制着全国各地的讯息资源,自然要方便京城皇帝以及内阁、枢密院等了解情况。
因此,总址便设在了紫禁城内。
而先期,京城电报总局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女子警卫队的人员担任。毕竟,一切事物还都刚刚起步。
在京城电报总局成立之后,白凤兰先组织了一大批人手,开始熟悉电码表,熟悉电报机。
甚至还成立了培训处,吩咐了擅长的人员,开始尽心搞针对性的培训。
在培训事务进行的同时,白凤兰也在李信的帮助之下,从科学院各所以及京城制造总局、京城军械制造总局里面,抽调了一部分技术人员,负责筹建京城电报机制造局。
京城电报机制造局坐落在京城西站京城制造总局附近,靠近材料供应地,各方面也都非常方便。
在京城电报机制造局成立之后,白凤兰等人先把收报机、发报机等设备,按照步骤进行了分拆,然后开始吩咐制造局的人员,进行批量标准化生产。
生产出来的零部件,统一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调试。
产成品,则码放在仓库,等待备用。
除此之外,京城电报总局还下辖线路局,负责筹建电报线路铺设等事务。
按照白凤兰的构想,第一期电报线路也将和铁路一样,首先营建京城至静海、塘沽一线。
在这条线路营建完成之后,向东延伸到榆关、辽东、东宁等地,向西延伸到宣府、云中、九原等地。
线路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因此白凤兰也没有着急。
毕竟,电报机生产、报务人员培训等工作,也都在进行着。
只有一点一点来做了!
在这些大工作同步进行着的时候,李信也从学校、情报处中抽调了一部分人员,共同参与编订《电报译码书》。
按照原先制定的原则,四位数字对应一个汉字。
不过,大乾国汉字数量太多、太复杂。
因此,李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