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想被前面的军队落下太远,所以穆东等人一直都在催着民夫赶路。大家都是战乱中幸存下来的,故而每个人的行李都不多,也就是那些粮食和水相对多些也更重要,都放在车上。
贺管事对夏正欣表面上和对小山子、瑶儿一样,私下里则会多关照一些。可路上条件有限,她也清楚,并不会让对方为难。
相对于民夫中的人,夏正欣的体力几乎可以说是最差的。赶起路来就连瑶儿都不如。
夏正欣尽量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但还是落在最后,小山子总是在离她两步近的前面。其实她知道,小山子走在后面纯粹是为了照顾她。
这里没有小姐没有公主,所有人都一样,顶着烈日,向京城而去。
夏正欣耍了个小聪明,还多亏了储物间里有万能胶,用旧布给空间里的旅游鞋穿了层外衣,将现代的鞋伪装成这个时代的。她的脚虽然热了点,至少不会起泡,让她走起路来好受多了,也没有被队伍落下。
她有心想送小山子一双,可这鞋容易“穿帮”,没法解释,也就歇了心思。好在小山子在体力和脚力上都比她强。真是环境造就人呐。
民夫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和甘州的平民,简单来说都是劳苦大众。又加上战火的洗礼,吃过苦,受过难,眼前赶路虽然辛苦,可都有的吃,又有安全保障,更别说到了京城就能开启新生活。所以对于路上的吃苦受累,大家都没怨言。反而在赶路时,大家还相互鼓励。在晚上休息时更有人轮流守夜,还能睡个安稳觉。
为了赶路,只做早晚两顿饭,中午就是休息时吃干粮。粮食有上面给准备了,吃的不是很好,却不至饿肚子。
大家既很团结也很知足,穆东和郑电带着队伍赶路都很省心,他俩以及他们的手下对民夫的态度也好。大家都很配合,相安无事地走着。
刚过平州没多远,柳南在路边拦住队伍,说有一队人要跟着民夫的队伍一起进京。
这些人穿着普通,却也不是穷人的粗布打扮,有四个骑马的随从,两辆很普通的马车,每辆车各有两个车夫。至于车里的人大家都没看到。
对于几十个人的民夫队伍来说,这一行人的加入很是明显。
看到是五殿下身边侍卫带来的人,大家都没的说。私下虽有猜测,可也不会乱说乱问,都很懂规矩。这也是贺氏兄弟看上这些人的原因之一。
新来的人很规矩,对民夫们很客气,话也不多。在路上和民夫一样,听从穆东与郑电的安排,吃食也一样。他们还当着民夫的面,从车上抬下两袋子粮食给穆东,说是路上的伙食费。
“石中哥哥,你看那袋子里是不是大米?晚上咱们是不是能喝上大米粥了?”
“瑶儿妹妹,那袋子里的东西我看不出来啊。”
“那些人看着人高马大的,饭量肯定都小不了。唉,我想喝白米粥了。石中哥哥想不想?”
“石中,瑶儿,过来。这儿凉快。”
小山子在树荫下招呼着。
“好。瑶儿妹妹,起啊。”
夏正欣不知如何回答瑶儿,小山子适时地解围,就赶紧走了过去。
“石中哥哥,等等我。”
瑶儿跟在夏正欣后面,也过去了。
“小山子哥,你找的地方真凉快。”
“瑶儿妹妹,一起坐。”
有小山子在,夏正欣顿感压力小了好多。
“小山子哥,你看他们有两辆马车,骑马的护卫还都带着刀呢。你说他们是干什么的?”
“不知道。瑶儿妹妹知道?”
“我也不知道。看到了是柳南大哥带来的,是不是什么官家的亲戚?”
“柳南大哥带来的?我们在队伍后面,没看到啊。”
“当时好多人都看到了。还说是不是官眷呢。后来又猜可能是商人。反正看那两辆马车就一定是有钱人家。大家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是什么人。”
见夏正欣和小山子都在认真地吃着各自的干粮,瑶儿也就停止了自说自话,也吃起自己的饼子。
瑶儿终究是有话要说,忍不住开口:“石中哥哥,你的鞋子太旧了,我这里有双新的。”
“瑶儿妹妹,这鞋子是穆大哥给我的,别看旧,可很耐磨禁穿,走路没问题。”
“石中哥哥,你别和我见外,这鞋子我穿着大……”
“那正好留着给宋瑞。”
“我哥在军营里,还能没鞋穿。这个就是……”
“我现在真用不着。这鞋子可是好东西,现在赶路最费的就是鞋子。瑶儿妹妹要么自己留着,要么就给最需要的人。给我真是浪费了。”
夏正欣可不敢要瑶儿的鞋子。
女孩给男孩鞋子,可不是随便给的。再说她又不是男孩,她可不想害人家女孩子。
“石中哥哥,赶路这几天你瘦了不少。你原本是五殿下的小厮,和民夫一起真是为难你了。那是柳南大哥带来的人,现在趁着柳南大哥还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