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卫重他们几个跟他们分享了当初晚风教他们的一些策论之后,两人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卫重和东方信能在科举中获得那样傲视群雄的成绩了。
当然他们不知道,那些策论不过是晚风曾经读过的战国名册,大商的文化底蕴还远远达不到那个层次。
皇帝终归长叹了一口气。
“世上之事,哪有绝对!”
“否则治理天下就不会这简单了,你和江文他们都是我大商未来的社稷之臣,罢了...”
“逍遥王在北境,太子去了北陵关,逍遥王妃如今又搞出这样的事,这个烂摊子还得朕来给他们收拾。”
“念在你们忠心这次便饶了你们。”
“欺君可不是小罪。”
皇帝的声音突然一冷。
这下不等魏征开口,罗尚书、江鹤年等人赶忙跪地。
“陛下圣明!”
皇帝摆了摆手,让魏征先离开。
出了御书房魏征没走几步就差点瘫软在地上,吓死他了!
缓了好一阵直接去了王府,跟卫重等人说了之后,几人都是心有余悸。
“希望王妃不要猜错,不然....”
伴君如伴虎,可不是一句唬人的话。
“实际上就连我都有些不确定,漠北当真敢这么做。”
“要知道,并州可是被漳州和青州两地大军围着。”
“不论是安国公也好还是靖亲王也好,他们难道不会想到这一点?”
东方信这个时候开口。
“东方。”
“自我们认识王妃殿下以来,她所做的哪一件事不是提前预料到结果?”
“希望王妃在益州一切顺利能早日平安归来!”
“....”
卫重神色认真的看着几人道。
~~
益州,江宁府。
此时晚风依旧在别院之中,陈廷叙也是在这里!
几天下来这位陈廷叙算是真正对晚风也有了一个不浅的认知。
这位逍遥王妃做事果真不能以常理来论。
坚壁清野还在持续,更是让江宁府征缴城中所有人家的油,不论是什么油全部运到了西城墙。
更是将城中能找到的马车全部用作拉运城防所需的巨石原木。
一幅大战在即的状态,现如江宁府百姓人心惶惶。
益州上下官员虽说心中一万个不满,可也只能硬着头皮执行。
“哎,为什么我们大商总是要这么被动。”
“王爷那边也好,国公那里也好,为什么就不能选择主动出击?”
金珠在一旁伺候着,她这么一问,同样也勾起了一边陈廷叙的兴趣,不由也看向了晚风。
晚风坐在椅子上,手中只是随意的翻阅着一本书。
“很简单。”
“打不起。”
“不说晋国,就简单说漠北王庭,漠北地处北地,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漠北铁骑之所以闻名,就是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马背上,天生的骑兵。”
“他们的生存方式成就了他们。”
“在他们的认知里,掠夺是天经地义,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劫掠不需要任何的投入成本。”
“掠夺一个城镇得到的财富和粮食,也许比他们一年的收获还多。”
“我大商讲教化礼仪,春种秋收,安居乐业。”
“主动出兵就算把他们打退又如何?”
“他们不需要建造房屋,不需要耕种,日后一样会卷土重来。”
晚风说的很随意,可一旁的陈廷叙听的格外认真。
“那我们也不能一直这样,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金珠道。
晚风笑了笑。
“大事,小事其实本质上都一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准则都是为利,大到各国,小到一人,大商、漠北、晋国、南召等等...”
“他们其实都是在谋求利益!”
“说直白点,打仗就跟做生意一样。”
“....”
陈廷叙在一旁赞叹,好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十二个字道尽天下事,回头一定得记下来。
逍遥王妃,奇女子也!
~~
按照推算的十天的时间,今日已经是第九天。
如今江宁府以西大多数百姓都已经被强制迁到江宁府,重点就是江州和益州交汇之处。
被强制携家带口的百姓被带到了江宁府,家里的地种不了,让他们以后吃啥,房子也被烧,东西能毁的都毁了。
总督府,益州总督已经是焦头烂额。
他们的奏折应该已经到了朝歌递呈陛下,应该快有回复了吧。
一旁的江宁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