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属于自报己功;兵部则是负责监督;百骑司则是朝廷耳目,确切的说,是李二的耳目,属于密探,是专门用来监督那两家,防止他们狼狈为奸的。
按程序,应该是军旅的奏报先到,而后是都督府,再往后,才是百骑司。
可是,先报捷的,往往能多捞点赏赐。
而百骑司的头子,是李二身边的大太监无影。
奏报起来,相当的方便。
军旅将帅,又不敢得罪当地的都督府。
开玩笑,指望着他们送粮草呢。
这点赏赐也抢,还想不想进步了。
故而,每次奏报,总是反过来。
百骑司的先到,而后是都督府,最后才是自报。
柴绍之所以有此一问,就是对战报,多多少少有些疑虑,生怕是那些孩子不知轻重,虚报了军功。
毕竟,前面两次大战,李二都亲临战场,所写战报,都是百骑司越俎代庖,替他们干的。
就算有些纰漏,也轮不到他们背锅。
可这次,他们却是自编自演,万一........想想会须一捋三百串,柴绍的脊梁骨就发凉。
不过,既然是百骑司报来的消息,那这个事情就不一样了。
至少,那帮小屁孩不用对这个战报的内容负责。
就算后面有些夸张。
大家已经讨论过了,不新鲜了,轩然大波是不会有了,心也就放在了肚子里。
话不由自主的也多了起来:
“陛下,那罗艺,自降我大唐,一直虚与委蛇,不肯真心依附;去岁,突厥进犯,他不予截击,已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陛下念及其功,未与追究;不想,这厮不知感恩,反而变本加厉,竟勾结突厥,裹挟部众,反出大唐。
与颉利不同,那罗艺久在大唐,对我大唐知之甚深,假以时日,必成我大唐心腹大患。
前时,赵国公与鄂国公领大军四万,邀击千里,都未能伤他分毫,臣还道是此僚气数未尽。
孰料,这厮竟然利欲熏心,跑到马邑去惹晋王。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如此巨贼,竟被晋王一战而灭,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双手抱拳身躯一躬:“臣为陛下贺!”
从听到奏报是百骑司的,群臣心里大体也就有了数。
这事八成假不了。
毕竟,那帮狗一样的小屁孩,把百骑司的头领都得罪的不轻。
无影、无踪,都吃了他们的大亏。
碰到事,不垫垫坏话就不错了,帮他们,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