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一时间,整个包间都响起了《如果你觉得你的国家不好》这篇文章的声音。
“现在是广播时间。接下来我们将听到的文章是选自《人明日报》的《如果你觉得你的国家不好》这篇文章。”
“如果你觉得~”
广播时间,于海棠的声音再次响起。
李泽心中讶异。
刚才这番话,不是他说的么?
怎么整个厂的人都会背?
李泽这两天因为食堂大师傅的事情请假回家,没去厂里。
所以他说的话上人明日报,被全厂广播,被全国广播的事情他并不知道。
在听到广播中说这篇文章出自《人明日报》的时候,李泽突然响起,好像老爷子之前说让万瑞将他说的这段话发表到报纸上。
我草!
真发表到了《人明日报》上了!
老爷子速度够快啊!
李泽一直以为老爷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真的发表了!
此刻正是午饭时间。
红星轧钢厂的工人们都在食堂吃饭。
于海棠的声音清朗嘹亮。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这篇文章,随着广播飘荡在红星轧钢厂的上空。
红星轧钢厂的上万名工人们再次听到这篇文章,内心仍旧忍不住激动澎湃。
有些记忆力好的人,甚至跟着一起大声喊了出来。
于是乎,整个食堂。
无论是男女老少,只要于海棠念一句,工人们就跟着念一句。
于海棠念到:“你是什么,你的国便是什么。”
食堂成千上万的工人也跟着念到“你是什么,你的国便是什么。”
于海棠念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食堂里也跟着响起洪亮的朗读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洪亮的朗读声,响彻整个红星轧钢厂上空。
“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洪亮的声音传入招待包间。
此刻。
整个招待包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浸。
此刻。
招待包间内,每个人眼中都挂着泪。
他们不仅仅是被这篇文章不抱怨不气馁,自力更生的爱国精神所感染。
更是被红星轧钢厂工人们团结一心,洪亮朗诵文章的声音所感动。
祖国人民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快速崛起,不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爱国群众么。
他们虽然在生活中有各自的小算计。
可是,在爱国这件事上,绝对不含糊。
应该说,在这个时代的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最深沉,最单纯,最热烈的。
“杨厂长,你刚才问我是怎么认识李泽的。”
老爷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率先打破沉默。
他再一次被这段话感动了。
尤其听到包间里所有人都会背这篇文章,尤其听到整个红星轧钢厂的工人们自发地朗诵这篇文章。
他深深被震撼了。
“你知道刚才这篇文章是出自哪里吗?”
老爷子问道。
“我记得这篇文章是出自人明日报一位大作家之手。”
杨厂长只知道这篇文章出自人明日报,写得很好,很感人。
但具体是哪位作家写的,他就没注意。
“没错,正是人明日报的一位大作家。那你知道那位大作家是谁吗?”
老爷子问道。
“难道那位作家就在我们之中?”
周部长好像明白了什么。
“没错,你们猜猜看是谁?”
老爷子卖了个关子。
“难道是?~”
杨厂长心道:难道是李泽?
不过随后他又否定了李泽这个答案。
为什么否定呢?
首先李泽只是一个厨子,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另外李泽只有18岁。
写不出这么老练的文笔。
但是,他又很希望是李泽,因为他感觉李泽和这篇文章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老爷子才会特地提这篇文章。
如果李泽真和这篇文章有关,那么他们厂就沾光了。
但是,最终理智战胜了他的幻想。
他猜测肯定是老爷子身边那个戴眼镜的秘书。
他早就有听闻老爷子的秘书文学功底扎实,有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