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意思,魏尚书没心思去钻研,他只评出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
由于时间紧迫,等待的过程也没有很久,评分就出来了。
出于有魏尚书这个柳太师的铁杆粉在,元景不出意外的拿了第一,+5分,累计得分:10分。
元培第二:+4分 总分:8分,累计得分:8分。
元夏第三:+3分,累计得分:4分。
元昊第四:+2分,累计得分:4分。
元奇第五:+1分,累计得分:4分。
元景暂时领先。
接下来是工部出题。
由于没有皇子在工部历练,所以工部出的题相对比较专业,都是目前他们所存在的难题,希望各位王爷能给出相对应的方案。
然后再让工部的官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谁的方案可实施,然后打分。
大家都对这一题没什么意见,也没什么经验,都是一脸懵。
最后工部出的题目是:如何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这是工部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因为皇上已经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务必要他们在今年年前解决了。工部尚书趁此机会把问题抛给了各位皇子。
到时候方案行不通,皇上也不会怪罪到他们头上,毕竟是皇上的儿子们想出来的办法。
皇上:算台听,珠崩脸!
困住了工部这么长的时间的问题,让各位皇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解决方案,这有点痴人说梦了。
答题时间只有一刻钟,大家纷纷在答卷上写下的解决方案,就交了上去。
工部官员交头接耳,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终于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第一名:元夏。方案:引用雪山之水。+5分,累计得分,9分。
第二名:元培。方案:种树。+4分,累计得分,12分。
第三名:元昊。方案:开凿运河。+3分,累计得分,7分。
第四名:元景。方案:南水北调。+2分,累计得分,12分。
第五名,元奇。方案:节约用水。+1分,累计得分,5分。
最后工部尚书也针对此次评分做出了相应的解释,都是按照大魏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方案比较贴合实际(大魏北方的地形以高山为主,山上都是积雪,只需要人工去开采就可以直接引入给山下的居民饮用;种树是省钱又长远的办法。),第三名和第四名的难度太大(现在大魏很穷大工程搞不起来。),是大魏目前所难以承受的。
而第五名的办法,(⊙o⊙)…好像没有给出办法。
这一轮进行得很快,终于的结果大家也都没有意见,于是立马就进行到了下一轮。
终于到了元奇所擅长的领域,户部。
元奇前面几轮都受了气,这下准备要大展身手一把。
户部出的题目跟萧云谏和元奇预估的一样,就是要算账。
每一个参赛者都准备了一张桌子,桌子上都摆了一摞账本,算盘,纸。笔。
谁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的算出这一摞账目,就是谁赢。
元奇悄悄的在元景旁边说,“你放心,他们没有明说不能帮忙,所以我一会算完了就来帮你算。”
元景则表现的十分低调,“不用不用,五哥管好自己就行。”
毕竟元奇现在已经在垫底了。
“不管了,我先算完我的再说。”元奇说着撸起了袖子,听着裁判一发号施令,就要大干一场。
周围全都是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尤其是元奇的算盘打得最快,听得众人十分焦虑。
而元景则是算盘都没碰,只用笔在一旁不知道记录着什么。
元奇担忧的小声问,“老六,你不会连算盘都忘了怎么打吧?”
“管好你自己。”元景没搭理他,自己继续算自己的。
她把每一笔的账目快速的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在一旁,迅速的翻阅完一本又翻下一本。
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在玩,因为她连算盘都没碰。
皇上老爹又跟萧云谏对视了一眼,哀伤的感叹:完了,老六又准备放弃这一题了。
而元景此时则在忙得不可开交,她快速的将账目上的每一笔款项都抄写下来后,再快速的用心算将每一笔账都叠加了起来。
由于她誊抄转换成阿拉伯数字的时候浪费了时间,最后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时候,元奇已经先她一步算完了,但是他没有第一时间交卷,他得等着给元景垫底。
“老六,你确定不用我帮忙吗?”元奇实在不想再拿最后一名了,别的题目还可以说得过去,这可是户部出的题,他也要面子的好吗。
“不用,已经搞定了。”元景说着立马举手交卷,元奇惊讶的看着元景,最后也忐忑的交了上去。
虽然元景比他交的早,但是万一他写的是错的,自己还是得拿第一。
户部的人早就已经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