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地说:“我不是为我爸爸来的,我是为你而来的。他请不动我,这些亲密关系的叙事,美国人爱听,我是为了你才讲。”
·
纽约电影节展映的同时,《雪融化是青》正式公映。
由于在威尼斯与影后失之交臂,国内对这部电影及应隐的评价呈现出极大的割裂。一方面,专业的电影媒体不断发文称赞电影与应隐,另一方面,善于扯头花共沉沦的各家粉圈们则并不买账,认为国内的讴歌是坐井观天自吹自擂,是资本为应隐扯大旗当遮羞布。
9月20日零点,在如此割裂且双方都很气势汹汹的声浪中,电影开画。
专业账号追踪了电影在各地的预售票房,合计超过三千万,对于一部尚未拿下内地放映许可的文艺电影来说,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成绩。公映当天,即使是午夜场,也取得了不俗的上座率。
9月20日,凌晨一点四十分,影迷短评口碑出炉:
【其实是郑允敏的粉丝,所以是抱着审判的心情去的。表演高下见仁见智,但我确实有被touch到】
【这是一部玩弄心理预设的电影,很意外,观影前的所有想象、预判在观看过程中都被颠覆了,可以理解在威尼斯的大获成功】
【以为会有很多裸露戏,没敢约朋友(怕尴尬,自己一个人去看的。但其实并没有,虚惊一场,准备跟朋友二刷啦。】
【好看】
凌晨五点,影迷各式长评出炉。
早晨十点,星期六,应隐影迷后援会发布排队过关照片,附文:
【我们深知这部片这个角色对你的意义,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去见你。】
中午十二点,《雪融化是青》再度登陆热搜,词条是:【镜头里的大象】
下午两点,有人在论坛发帖问:
【只有我觉得看的过程中觉得很难受,受到了冒犯吗?】
附和者也有,但有一条回帖后来者居上。她如此回答:
【在文艺作品中,我们需要区分现象本身,以及批判呈现这一现象的行为。批判呈现也是会刺痛的,但那并非是呈现的错,而应当将目光投至现象。如果批评的矛头对准向“批判呈现”这一行为和主体,我们大约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粉饰性的创作。】
人们点入这个帐号,发现她是章玮。她在之后撰写长文,标题是:
「草船借箭:纽约,我与应隐女士的一次长谈」。
首映日下午五点, 《雪融化是青》官微发布海报,感谢影迷的四千万票房支持。
海报中,应隐跪在冰雪坚厚的夜晚,月光照着她,睡袍滑落,露出她的小半片脊背。粉霜般的雪自肩头扑簌簌落下,她侧着脸,下巴和眼睫都沉静地低垂。
首映日晚上八点。
影院的周末黄金时段拉开序幕,《雪融化是青》在排片不利的情况下稳咬上座率,逐步缩小与同期上映的商业片的票房差距。
首映日晚上九点。
商邵包场,商家所有人在香港一间影院的贵宾厅里共同观看了影片。
·
纽约与东八区正好十二个小时的时差,这时候正是上午九点。
为了追踪首映日的口碑和票房,应隐跟缇文、俊仪一晚上没睡,这会儿才刚刚躺上床。但躺上床也并非就真准备入睡了,三个女孩一起挤在一张大床上,正彼此分享刷出来的新内容。
接到商邵的视频,在缇文和俊仪的起哄声中,应隐拂了拂头发,下床坐到落地窗前的太妃榻上。
视频接通,拿手机的却是明宝。明宝挥挥手:“大嫂大嫂,我明天包场请朋友看!”
应隐忍俊不禁:“别破费。”
所有人都轮流与她说了一番话后,手机才到了商邵手中。
离开场还有十几分钟,商邵略略走开,找了处安静的地方。先是望了镜头中的她一会,才说:“昨晚上一直没睡,对么?”
应隐被他问得鼻尖有些酸楚,不敢让他看出究竟,连忙说:“没有,睡了一会的。”
“不好的评论不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