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仙史最强音> 第573章 贫家负酒名,贫的文气等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3章 贫家负酒名,贫的文气等级!(2 / 3)

341《寄友人》(明代何其厚)

第十六句:家贫喜对亲12341《甲寅秋犬马之齿五十洪水部药倩贻我以诗依韵赋答其一》(明代梁宪)

第十七句:家贫免盗憎12341《春雨卧病书怀其七》(明代童轩),“秖有家贫免盗憎”出自《奉和袭美卧疾感春见寄次韵》(唐代陆龟蒙),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八句:家贫骨肉轻12341《家围示弟作其一》(明末清初屈大均)

骨肉的内涵:

1。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2。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唐沉亚之《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吴。”《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3。指同姓的人。《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4。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第十九句:家贫我自嗟12341《偶成》(清代宝廷)

第二十句:家贫少定居12341《移家就熙显宅》(清代钱廷文)

定居的内涵:

1。在某地固定地居住下来。《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郑玄笺:“定,止也。将率之志,往至所征之地,不敢止而居处自安也。”《魏书。贺讷传》:“訥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唐李德裕《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黎庶伏窜,莫敢定居。”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宰相前世僧》:“杨生於滇,楚人,又曾流寓巴陵,晚始定居南徐。”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朱委员长亲切地告诉她,欢迎她在中国定居下去,她在中国一定可以受到很好的照料和过得舒畅自在的。”

2。固定的住处。唐代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诗:“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唐罗隐《早发》诗:“北去南来无定居,此生生计竟何如?”茅盾《<柳亚子诗选>序》:“抗战时期,我无定居;皖南事变后,与先生相遇于香港。”

第二十一句:家贫五字中12341《戏简族子葆元》(清代彭绩)

第二十二句:家贫后子孙12431《退居》(唐代黄滔)

第二十三句:家贫赖汝多12431《统分稻晚归二首其一》(宋代陆游)

第二十四句:家贫困百须12431《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其二》(宋代葛胜仲)

第二十五句:家贫卖酒村12431《贞节堂柏》(明代陈献章)

第二十六句:家贫吊者稀12431《哭王孔振客死泸州》(明代徐熥)

第二十七句:家贫任子孙12431《送李德威先生之樵川寻珠上人》(明代徐熥)

第二十八句:家贫易掩关12431《白发》(明末清初屈大均)

第二十九句:知子忆贫交13421(唐代钱起《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

第三十句:宾主是贫交13421《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因有寄赠》(唐代郑谷)

第三十一句:儒家守志贫21342《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宋代张元干)

第三十二句:何忧我贱贫21342(宋朝汪莘《别真直院西山》)

第三十三句:无心耻贱贫21342《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唐代杜甫),还见于《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其三》(清末民国初陈肇兴),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三十四句:颜凋女尚贫21342(唐代李中《献中书潘舍人》)

第三十五句:贫嗔减鹤粮21342《隐吏亭杂诗》(明代顾甗)

第三十六句:人多不解贫21432《山墅其四》(宋代方岳)

第三十七句:贫家负酒名21432《旅夜怀远客》(唐代许浑)

第三十八句:贫驱未有涯21432《正月晦日与弟观对酌》(宋代陈著)

第三十九句:文章却解贫21432《答稚春所寄诗卷》(宋代林亦之)

第四十句:逢雪更忧贫23412《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其二》(宋朝赵蕃)

第四十一句:贫与不官同23412《平塘陶使君挽歌》(宋朝艾性夫)

第四十二句:谁肯信家贫23412《关口逢徐迈》(唐代卢纶)

第四十三句:儿小复家贫23412《哭翰林丁侍郎》(唐代刘得仁)

第四十四句:十室八九贫2413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