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有落势。”南朝梁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脩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唐代李端《度关山》诗:“危楼缘广漠,古竇傍长城。”《柳泉》1983年第4期:“那连云广厦、摩天危楼下,比肩继踵排队购票的人……纵贯九龙,横溢香江。”
第十一句:荒祠琐翠微12341《简寂观》(宋朝张孝祥)
第十二句:千岩锁翠微12341《再次春雪韵其二》(宋朝李正民)
第十三句:中流锁翠微12341《桐庐道中》(宋朝姚镛)
中流的内涵:
1。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章炳麟《新方言。音表》:“钱大昕者,可谓得其中流矣;戴震者,可谓会其玄极矣;何秋涛等,盖无讥焉。”
2。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鐘声两岸闻。”清李渔《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沁园春。长沙》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南齐书。武帝纪》:“上以中流可以待敌,即据盆口城为战守之备。”《南齐书。州郡志上》:“江州,镇寻阳,中流衿带。”《宋史。瀛国公纪》:“似道以吕师夔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任中流调遣。”
4。泛指河流的中游。曹聚仁《万里行记。大江东去》:“假使潘阳港建筑完成了,湘水中流和赣江中流凿通了大运河,洞庭湖水直通鄱阳湖。”
5。一般;普通。《晋书。张辅传》:“良史述事,善足以奬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
6。指普通的人。宋代苏辙《谢除尚书右丞表》:“﹝臣﹞才不逮於中流,幸则过於前辈。”
第十四句:孤城隐翠微12341《社日其一》(宋末金初施宜生)
第十五句:朱帘卷翠微12341《王右丞雪溪图二首其二》(元代吴镇)
朱帘的内涵:
红色帘子。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綺疏蔽而停日,朱帘开而留风。”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捲西山雨。”宋代秦观《望海潮。金陵怀古》词:“花发路香,鶯啼人起,朱帘十里春风。”
第十六句:登临倚翠微12341《游赏清乐四首其四》(元末明初叶颙)
第十七句:荒凉倚翠微12341《题古寺》(明代于谦)
荒凉的内涵:
亦作“荒凉”。
1。荒芜;人烟寥落。南朝梁沉约《齐明帝哀策文》:“经原野之荒凉,属西成之云暮。”宋文天祥《指南录。上岸难》:“城外荒凉,寂无人影。”清代纳兰性德《蝶恋花》词:“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丁玲《奔》:“又一阵寒冽的晨风从荒凉的田地上打来。”
2。凄凉;凄清。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明无名氏《白兔记。投军》:“如今四方离乱,民遭涂炭,士民荒凉。”茅盾《一个女性》三:“她感得有一种异样的荒凉的悲哀兜上她心头。”
第十八句:松寮掩翠微12341《焦山旸公房二首其二》(明朝张元凯)
第十九句:中流涌翠微12341《同彭正休陈子卿游金山遇张函一孝廉闵寿卿山人恩公若公》(明代徐熥)
第二十句:精庐俨翠微12341《过东湖寺清甫旧寓》(明代徐繗)
精庐的内涵:
1。学舍,读书讲学之所。《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李贤注:“精庐即精舍也。”《魏书。儒林传。平恒》:“乃别构精庐,并置经籍於其中。”清瞿鸿禨《与缪荃孙书》:“钟山既已蝉联,精庐又较南菁为胜。”
2。佛寺;僧舍。《北齐书。杨愔传》:“至碻磝戍,州内有愔家旧佛寺,入精庐礼拜。”唐贾岛《宿山寺》诗:“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宋代辛弃疾《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词:“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第二十一句:烟霞老翠微12341《晓起》(清代张问陶)
第二十二句:空城锁翠微12341《暮登望江楼》(清朝李应莘)
第二十三句:江楼俯翠微12341《越州杂诗》(清朝李鼎元)
第二十四句:翩然点翠微12341《徯鹤》(宋朝白玉蟾)
翩然的内涵:
1。相反貌。《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毛传:“不善紲檠巧用,则翩然而反。”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