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秋色好,好峰随处改。
改诗眠未稳,稳袖三年手。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眼字很奇妙。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于是决定炼制含眼字的宝字灵钟(又名:文气宝钟),此钟的终极版蕴含三千大道,一共3000面,每面刻有一个文气鼎盛的古字,一字藏一道,又名“大道三千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眼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眼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眼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眼字的声动好句是:
第一句:昏朦眼上花12341(李煜)《悼诗》
昏朦的内涵:
1。昏蒙,昏暗。郭沫若《卷耳集邶风静女》:“天色已经昏朦了,她还没有来。”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五:“三三两两的白色制服,点缀着昏朦迷离的原野。”
2。形容神志恍惚的样子。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初夏的阳光,异常地能令人昏朦地起幻想。”
第二句:新愁眼欲穿12341(唐代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第三句:天遥眼界宽12341《会诸官韩亭其二》(宋朝章元振)
眼界的内涵:
目力所及的范围。引申指见识的广度。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宋汪莘《乳燕飞。感秋采楚词赋此》词:“云中眼界穷高厚,览山川,冀州还在,陶唐何有!”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来到这郊野外,是好眼界也呵。”《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乡下眼界浅,见匡超人取了案首,县里老爷又传进去见过,也就在庄上,大家约着送过贺分到他家来。”巴金《春》一:“每一个变化都在她的心上刻划了一条不可磨灭的痕迹,给她打开了一个新的眼界。”
第四句:呼愁眼易饥12341《次韵卢宪小雨》(宋朝沈与求)
第五句:应觉眼见希12341《送王诚之舍人使北方得挥字》(宋朝洪迈)
第六句:光摇眼力衰12341《咏雪(禁体)》(明代陆深)
眼力的内涵:
1。视力。唐姚合《武功县居》诗:“簿书销眼力,盃酒耗心神。”宋陆游《登塔》诗:“眼力老未减,足疾新有瘳。”冰心《三寄小读者》九:“我一口气看了下去,坐久了,眼力用多了,就觉得精神恍惚,天地异色!”
2。欣赏鉴别的能力;眼光;见识。宋周密《齐东野语。前辈知人》:“初非有袁李之术,特眼力高,閲人多故尔。”《西游记》第四十回:“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清李渔《慎鸾交。心归》:“奴家没有眼力,不辨高低。”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任老四爽朗地笑着,很满意自己观察事物的眼力。”
第七句:江湖眼尚青12341《畎亩》(元代成廷圭)
江湖的内涵:
1。江河湖海。《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汉书。货殖传。范蠡》:“﹝范蠡﹞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齐为鴟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宋姜夔《白石诗说》:“波澜开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
2。泛指四方各地。《汉书。王莽传下》:“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宋苏辙《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之一:“流落江湖东復西,归来未洗足间泥。”清钮琇《觚賸。雪遘》:“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进,遂致落拓江湖,流转至此。”
3。指民间。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慳钱。”
4。旧时指隐士的居处。晋陶潜《与殷晋安别》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南史。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清方文《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他尽可以把这首诗拿去给唐玄宗看,说李白十分清高,身在魏阙而心在江湖。”
5。引申为退隐。唐贾岛《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宋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清阮元《小沧浪漫笔》:“鱼鸟沉浮,水木明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至此者渺然有江湖之思。”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读吾书者思之:夫人遭逢世变,岂无江湖山藪之思?”
6。旧时指四方流浪,靠卖艺、卖药、占卜等谋生者。亦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