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也。”
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成玄英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高诱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汉班固《东都赋》:“
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高诱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晋葛洪《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明宋濂《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第八句:登临倚翠微12341《游赏清乐四首其四》(元末明初叶颙),颙:yóng;
第九句:荒凉倚翠微12341《题古寺》(明代于谦)
第十句:高疑剑倚天12431(唐代李德裕《题剑门》),还见于(宋代王挺之《题黄山二首》其二),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一句:朱颜笑倚风12431《后湖看荷花共用水香二韵其一》(明代王野)
朱颜的内涵:
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王夫之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南朝宋鲍照《芙蓉赋》:“陋荆姬之朱颜,笑夏女之光髮。”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评》:“元卿年十八第进士,其叔正叟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清刘大櫆《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阳王刘钦传》:“博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3。美色;美女。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余冠英注:“朱颜为美色。”南朝梁简文帝《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清方文《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4。指青春年少。唐郎士元《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宋曾巩《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清顾炎武《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晋潘岳《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宋司马光《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6。脸红。羞赧之色。《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卢思道谓晞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第十二句:依倚孟尝君13421(唐代张昌宗。《少年行》)
第十三句:交干横倚天14231《探得李》(唐代李世民),题注:一作咏李,纪事作董思恭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四句:翻调倚吴声14321《木兰花慢其七施芸隐随绣节过浙东,作词留别,用其韵以饯》(宋朝吴文英)
第十五句:今日倚门心14321《酬郭(一作张)夏(一作厦)人日长沙感怀见赠》(唐代刘长卿),题注:此公比经流窜,亲在上都;
第十六句:生怕倚阑干14321《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宋代潘牥),“重帘生怕倚阑干”出自《临江仙画屏春》(宋代韩淲),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七句:吞日倚扶桑14321(唐代李商隐《玄微先生》)
第十八句:开处倚柴荆14321(宋代魏野《闻李安下第因有所感》)
第十九句:歌罢倚长欢14321(宋朝程公许《今日良宴会》)
第二十句:幽寺倚岩阿14321《过云安军下岩僧舍》(宋朝赵抃)
第二十一句:积翠倚南天14321《送天台进长老》(宋朝鲍当)
第二十二句:苍翠倚斜曛14321《西廊山》(明代唐文凤)
第二十三句:邹湛倚羊公14321《和河阳王宣徽九日平嵩阁宴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