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与名词连用表示身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他起初因见父亲是个武出身,受那外人指目,只説是个武弁人家。”《儒林外史》第一回:“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朱自清《笑的历史》:“又过了三四年,她们告诉我,姑娘人家要斯文些,笑是没规矩的。”
第二十五句:桃花带雨浓21432(唐代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第二十六句:迎风带影来21432(唐代李世民《春池柳》)
第二十七句:鱼竿带水痕21432《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唐代岑参)
第二十八句:圆青带雨肥21432《葡萄》(宋代孔武仲)
第二十九句:寒山带雪樵21432(宋朝艾可叔《穷达》)
寒山的内涵: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赩只。”王逸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晋张协《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唐代韩翃《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浙江省天台县的寒岩。唐诗僧寒山子曾居此。唐寒山《诗》之三:“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唐寒山《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寒山子。唐寒山《诗》之二二○:“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宋陆游《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寒山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寒山子”。
5。地名。在江苏省吴县西,本支硎山之支峰,明处士赵宧光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江苏省徐州市东南。《晋书刘遐传》:“詔遐领彭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太山太守徐龕共讨抚,战於寒山,抚败走。”
7。地名。在广西玉林县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第三十句:层山带角横21432《韵仲宗天宁见怀月余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所以末句见意》(宋代李弥逊)
第三十一句:兰舟带雨维21432《何处难忘酒》(明代季科)
第三十二句:园花带雪黄21432《渑池道中》(明代王祎)
第三十三句:寒沙带浅流21432(宋朝刘过《唐多令》)
第三十四句:柔尖带浅红21432《园蔬十咏其八子姜》(宋代刘子翚)
第三十五句:兰心带浅红21432《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南北朝朱超)
第三十六句:杨柳带青渠23412《赠别》(唐代皇甫冉)
第三十七句:云影带耕人23412《即事九首其一》(唐代司空图)
第三十八句:萦转带新晴23412(唐代丁位《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第三十九句:杨柳带清渠23412《赠别》(唐代皇甫冉)
第四十句:城角带双流23412(宋朝程公许《侍饮宝子山游忠武侯祠》)
第四十一句:槎影带星流23412《夜分》(宋朝宋祁),还见于《月夜》(明代邵宝),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四十二句:得此带经倪23412《赠倪涛少府》(宋朝洪刍)
第四十三句:常带冰雪痕24132(宋代裘万顷《菖蒲》)
第四十四句:潮带海声来24312《送识上人游金山寺》(宋代范仲淹)
第四十五句:重带剪刀钱24312《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二》(唐代李贺)
第四十六句:萦带远山横24312《满庭芳其一三月十七日雨后极目亭寄示张敏叔、程致道》(宋代叶梦得)
第四十七句:鞶带手中结24312《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唐代李益)
第四十八句:石带古车辙24312(唐代杜甫《北征》)
第四十九句:远山疑带雨31243《菩萨蛮其六澧阳庄》(宋代苏庠)
第五十句:远山犹带雪31243(宋朝梅尧臣《陈浩赴福州幕》),还见于(宋朝邢恕《随州》),还见于《春寒》(明代于谦),这句是三转青句;
第五十一句:远山晴带雪31243(唐代许浑《洛中游眺贻同志》)
第五十二句:浅山寒带水31243(宋朝张耒《都梁亭下》)
第五十三句:晚陂带残雨31423《雨中登沛县楼赠表兄郭少府》(唐代刘长卿)
第五十四句:铁衣带残雪31423(清朝洪昇)《伴城书所见》
第五十五句:解带怜高柳34213《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唐代岑参)
第五十六句: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