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翼若垂天之云。”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若云垂天旁。”三国魏曹丕《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2。犹蔽天,笼罩天空。《文选扬雄<羽猎赋>》:“其餘荷垂天之罼,张竟壄之罘。”刘良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边也。”宋姜夔《汉宫春次韵稼轩》词:“云曰归歟,纵垂天曳曳,终返衡庐。”
3。比喻壮志凌云。唐代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腾景。”唐代刘禹锡《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第十四句:垂衣致理难21432(唐代李频《府试丹浦非乐战》)
第十五句:时将薜影垂21432《赋松上轻萝诗》(南北朝刘删)
第十六句:白首泪双垂23412(唐代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
白首的内涵:
1。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前蜀韦庄《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元代钱应庚《春草碧次韵酬复孺》词:“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明代冯惟敏《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迈,白首无成。独坐无聊,老怀难遣。”清吴敬梓《移家赋》:“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2。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宋代陈师道《送内》诗:“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明代何景明《送崔氏》诗:“深言匪曲衷,白首为所误。”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纯洁的初恋,信托的心,白首的约,不辞的别。”
第十七句:垂老见飘零23412(唐代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还见于《第一百七十三》(宋代文天祥),“自嗟垂老见飘零”出自《寄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临二首其二》(宋朝赵蕃),这句是三转青句;
第十八句:垂老见兵革23412《许崧老见和月林堂夜坐诗复次前韵寄之》(宋代李纲)
兵革的内涵:
1。兵器和甲冑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周礼地官酇长》:“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旗鼓兵革帅而至。”《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郑玄注:“兵革,君之武卫及军器也。”孔颖达疏:“是国家防卫之器。”《韩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备害也。”《战国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宋朝陈亮《酌古论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虽精,兵革虽鋭,其势虽足以扼敌人之喉而蹈敌人之膺,而未尝敢轻也。”
2。指战争。《诗郑风野有蔓草序》:“君之泽不下流,民穷於兵革。”《陈书虞寄传》:“且兵革已后,民皆厌乱。”宋苏轼《策略一》:“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清朝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崇禎末,兵革扰乱,帝於宫中习学骑马,左右扶掖以上,不数步即坠。”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国,干戈之国也。统览数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载不见兵革者殆希。”
第十九句:庭柳自低垂23412(宋朝王禹偁《春日官舍偶题》)
第二十句:垂柳对高桐23412《春日贻刘孝绰诗》(南北朝萧瑱)
垂柳的内涵:
(拉丁学名:salixbabylonica),高大落叶乔木,分布广泛,生命力强。是常见的树种之一,垂柳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观赏价值较高,成本低廉,深受各地绿化喜爱。主要分布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基部楔形,无毛或幼叶微有毛,具细锯齿,托叶披针形。雄蕊2,花丝分离,花药黄色,腺体2。雌花子房无柄,腺体1。花期3~4月;果熟期4~6月。
第二十一句:垂彩映清池23412《赋得临池竹应制》(隋末唐初虞世南)
第二十二句:名乃至今垂23412《妇女之孝二十首其一十一曹娥》(宋朝林同)
第二十三句:垂钓岂关情24312《石溪山房》(清朝孙起楠)
第二十四句:垂泪远公房24312《哭空寂寺玄上人》(唐代钱起)
第二十五句:垂钓倚枯槎24312《奉赠叶□郎新湖诗》(唐代余鼎)
第二十六句:鱼静蓼花垂24312(唐代温庭筠《东归有怀》)
第二十七句:闲共柳丝垂24312《诉衷情令其五》(宋朝晏殊)
第二十八句:柳垂江上影32143《临江仙其二》(宋代晏几道),还见于(宋代晁补之《临江仙》),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二十九句:小垂开士手32143(宋朝曾几《郡中迎怀玉山应真请雨得之未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