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仙史最强音> 第403章 松寮掩翠微,松的文气等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 松寮掩翠微,松的文气等级:)(1 / 4)

松寮掩翠微,微霞尚满天。

天垂四野青,青囊有秘篇。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松字很奇妙。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于是决定炼制含松字的宝字灵钟(文气宝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松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松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松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含松的三转青句有一句:

1、松柏岁寒知节操,芝兰室迩化芬馨。《次韵表叔贾元范见寄二首其二》(宋朝王十朋)

2、疾风劲草见,松柏岁寒知。《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其一》(宋朝赵蕃)

3、桓桓松柏岁寒知,白发相逢也自奇。《夜读达善烧痕漫抄次来韵奉谢》(宋朝舒岳祥)

说明:含“松柏岁寒知”的句子获得三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三本书籍,文运之气较为强盛,“松柏岁寒知”是三转青句。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松字的声动五字句是:

第一句:松黄暖夜杯12341《访隐》(唐代李商隐)

第二句:松门午夜风12341(唐代戴叔伦《重游长真寺》),还见于《重游长兴寺》(明代刘崧),这句是二转青句;

松门的内涵: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唐代王勃《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宋代陆游《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清代黄鷟来《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2。指松门山。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松门山在新建县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有石镜,光明照人。’”

3。指松门峡。唐代杜甫《返照》诗:“荻岸如秋水,松门似画图。”仇兆鳌注:“《十道志》:‘松门峡,在夔州。’”

第三句:阴池满种松12341(唐代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四)

第四句:松门远对山12341(唐代张祜《题重居寺》)

第五句:天寒雪覆松12341(唐代姚合《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第六句:天晴雪覆松12341(唐代姚合《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第七句:松寮掩翠微12341《焦山旸公房二首其二》(明朝张元凯)

翠微的内涵: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郭璞注:“近上旁陂。”郝懿行义疏:“翠微者……盖未及山顶孱颜之间,葱鬱葐蒀,望之谸谸青翠,气如微也。”唐代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地当山之翠微,深崖坠壑,尚在其下,不觉其为幽閟;乱峯小岫,初环於上,不觉其为孤高。”郁达夫《题画》诗之一:“藜杖意行闻午鷄,人家住在翠微西。”

2。泛指青山。唐代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诗:“峭壁连崆峒,攒峯叠翠微。”《西游记》第九回:“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答友人》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3。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文选左思<蜀都赋>》:“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刘逵注:“翠微,山气之轻縹也。”唐代韩愈《送区弘南归》诗:“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宋代吴文英《玉京谣》词:“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第八句:松屏展翠帆12341《江晦叔邀游吴氏园为约月余始能一往吴生某求留题遂书石上》(宋朝李复)

第九句:松髯老不脱12341《咏雪次铎字痛字韵二首其二》(宋朝项安世)

松髯的内涵:

指松叶。因其针状如髯,故称。明代刘基《为祝彦中题山水图》诗:“松髯拂天藤蔓垂,枯根瘦石相因依。”

第十句:孤吟对古松12431《独游辋川》(宋朝苏舜钦)

第十一句:松篁暗晚晖12431(唐代李峤《烟》)

松篁的内涵:

1。松与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池中起钓臺,池北亭,郁墓所在也,列植松篁於池侧。”前蜀韦庄《春愁》诗:“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宋朝辛弃疾《贺新郎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词:“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2。比喻坚贞的节操。明代吴骐《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壮志清河洛,交情重太行。风涛为砥柱,冰雪见松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