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三十韵》)
第十四句:心闲爱子慵12431(宋朝林逋《赠蒋公明》)
爱子的内涵:
1。宠爱的儿子。《左传宣公二年》:“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南朝梁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清代唐甄《潜书五形》:“王之爱子好纸鳶。”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只有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我知道她一定还以为她的爱子仍在上海翻译和校对。”
2。爱护子女。《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汉刘向《说苑政理》:“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
第十五句:僧闲四海锡12431《吊黄龙和尚塔》(宋朝释克文)
四海的内涵:
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孔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淮南子俶真训》:“神经於驪山、太行而不能难,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所谓抱萤烛於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跡水之中者,不识四海之浩汗。”
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王侯。”唐代李绅《古风》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清代李渔《玉搔头拈要》:“谁想四海虽宽,少西施而多嫫母;六宫虚设,有粉黛而无姿容。”
3。指全世界各处。如:放之四海而皆准。
4。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史记五帝本纪》:“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
5。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也都来往,好不四海。”《文明小史》第十八回:“这位四海兄,是浦东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治安主任盛清明很四海地招呼邓秀梅。”
6。神祇名。《史记封禅书》:“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餘庙。”
7。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第十六句:身闲爱景幽12431《春日湖上偶作其一》(宋朝文彦博)
第十七句:高枕对闲扉13421(唐代耿湋《晚夏即事临南居》)
高枕的内涵:
1。枕着高枕头。谓无忧无虑。《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唐代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花月痕》第四七回:“皖不肃清,我能高枕么?”
2。犹高卧,谓弃官退隐家居。清朝汪懋麟《赠于鼎文冶迭前韵》:“饱贪羊酪思高枕,纵癖鱼餐嬾上船。”
第十八句:芳草闭闲扉13421(唐代崔曙《同诸公谒启母祠》)
第十九句:芳草蔽闲宫13421(宋朝释斯植《金陵道中》)
芳草的内涵:
1。香草。汉朝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后蜀毛熙震《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明代沉鲸《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王逸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宋代刘攽《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第二十句:花事等闲休14321(宋朝张枢《风入松》)
第二十一句:溪鹭等闲飞14321《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唐代岑参)
第二十二句:潘令且闲居14321(唐代韦应物。《赠萧河南》)
第二十三句:诸事等闲休14321《诉衷情令旅愁》(宋朝唐庚)
第二十四句:轩帝眇闲居14321《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