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的内涵:
邻居,邻舍。《墨子天志上》:“若处家得罪於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唐代韩愈《杏花》诗:“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一絇丝》:“汪苕文题诗云:‘借问邻家竞笙管,一絇能络几多丝。’”茅盾《子夜》十三:“邻家的灯光从破坏的泥墙洞里射过来。”
第十句:荷香满四邻21342《夏日对雨》(唐代裴度)
第十一句:虫声满四邻21342(宋超寇准《秋雨怀友生》)
第十二句:桐阴满四邻21342《山居夏日》(元代汪珍)
第十三句:厨烟少四邻21342《更愁》(明代蓝仁)
第十四句:笛声起旧邻21342《挽姚仲纯》(金末元初王寂)
第十五句:邻翁采药回21342《即事九首其九》(唐代司空图)
采药的内涵:
亦作“采葯”。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唐代李白《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蓬丘。”宋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清代刘献廷《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齐州地,同作天台采葯人。”清代钱金甫《赠魏惟度》诗:“偶停司马游梁骑,暂作嵩山采药人。”
第十六句:邻家乞侍儿21342《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王稚川行李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此他日醉时与叔原所咏因以为韵其二》(宋朝黄庭坚)
第十七句:禅宫古庙邻21342《过能仁寺》(明代徐熥)
禅宫的内涵:
僧人所住的房屋;寺院。唐代储光羲《题虬上人房》诗:“禪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唐代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龙钟一老翁,徐步謁禪宫。”朱德《和叶剑英过五台山》:“禪宫寥落乱飞鸦,扫地出门罪佛也。”
第十八句:何须栋宇邻21432《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唐代杜甫)
第十九句:邻交迹倘无21432《移禁司刑》(唐代沈佺期)
邻交的内涵:
邻居故旧。唐代张说《和魏仆射还乡》:“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
第二十句:携孙过北邻21432(宋朝范仲淹《赠叶少卿》)
第二十一句:名山愿卜邻21432(唐代马戴《送宗密上人》)
名山的内涵:
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饗帝于郊。”郑玄注:“名,犹大也。”孙希旦集解:“名山,谓五岳也。”唐代李白《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剡中。”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晋国名山不可数,恒岳居尊太岳附。”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一:“它上面:没有名山,没有盛景,没有古庙。”
2。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史记太史公自序》:“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司马贞索隐:“言正本藏之书府,副本留京师也。《穆天子传》云:‘天子北征,至于羣玉之山,河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所谓策府。’郭璞云:‘古帝王藏策之府。’则此谓‘藏之名山’是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自序》:“余所著子书之数而别为此一部,名曰内篇……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匱,以示识者。”
3。借指著书立说。清代谭嗣同《夜成》诗:“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之三:“名山渺莽千秋业,大地苍茫七尺身。”
第二十二句:邻居为我留21432《端午节》(近现代俞平伯)
第二十三句:尝酒过诸邻23412(宋朝范仲淹《寄西湖林处士》)
尝酒的内涵:
1。宋朝时社日前一天的宴集。宋朝韩琦《观稼回北园席上》诗:“尝酒管弦先社集,捺弮禾黍极云齐。”自注:“北人社前一日,亲宾相会,谓之尝酒。”
2。指旧时宴会,张筵前先备小酌。清朝高士奇《天禄识馀尝酒》:“今京师喜筵宴会,每於未张筵前,餖飣小集,亦曰尝酒。”
第二十四句:愁苦不窥邻23412《赠裴司马》(唐代李白)
第二十五句:邻杵夜声急23412(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邻杵的内涵:
指邻近的捣衣声。多用以烘托旅人寒夜的寂寞。唐代白居易《早秋独夜》诗:“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唐代贾岛《上谷旅夜》诗:“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清代纳兰性德《雪中和友》:“哀雁兼邻杵,共君寒夜心。”
第二十六句:邻里外依刘23412(宋朝朱翌《归去来围南邻刘家菜圃近许辟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