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龄《聊斋志异局诈》:“使家人往邀王,王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三章:“男女在一块起居,他早已习惯。”
3。专指睡觉与起身。《管子形势》:“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汉书卜式传》:“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輒去,毋令败羣。’”
4。起立与蹲下,指操练动作。《六韬教战》:“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挥之变法。”《汉书晁错传》:“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
5。居址;住地。《汉书赵广汉传》:“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客起居。”颜师古注:“起居谓居止之处。”明代冯梦龙《酒家佣卜肆奇逢》:“相觅已三年了,到此问卜,偶遇王兄,询知起居,实出万幸,今欲请公子到寒家暂住几时。”
6。见“起居注”。
7。见“起居舍人”。
8。问安;问好。唐代杜甫《奉送蜀州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仇兆鳌注:“《后汉岑彭传》:大长秋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怪公方卧疾,何以出行,急近前起居。公与语良久。”
9。指每五日群臣随宰相入见皇帝。其制始于后唐明宗。宋代沿袭之。《新五代史杂传李琪》:“明宗初即位,乃詔群臣,五日一随宰相入见内殿,谓之起居。”《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詔御史臺每遇起居日,令百僚转对。”参阅《宋史礼志十九》。
10。起来;起身。《晋书宣帝纪》:“帝(司马懿)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唐代元稹《遣病》诗之六:“在家非不病,有病心亦安。起居甥侄扶,药饵兄嫂看。”
11。指大便。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曰:‘何谓粪种?’左右曰:‘盛夏之时,人食生瓜,起居道傍,子復生。’”
第七句:钩帘近水秋12431《菩萨蛮回文》(清代张玉珍),这句是回文句;
第八句:当署近棠阴13421(唐代高适《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第九句:东者近成周13421(宋朝邵雍《辩熊耳》)
第十句:夫子近文章13421(宋朝范仲淹《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夫子的内涵:
1。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传:“夫子谓将士。”《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説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严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説之。”颜师古注:“严忌本姓庄,当时尊尚,号曰夫子。”唐代李朝威《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清代魏源《雪阻舟中侍家大人有作》诗:“夫子秉洁贞,宦游同靖节。”
2。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论语学而》:“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唐代韩愈《重答张籍书》:“自文王没,武王、周公、成、康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未久也。”清褚人穫《坚瓠首集释老侮孔子图》:“宋理宗朝,巨璫有侮吾夫子者。”
3。后世亦沿称老师为夫子。《周书斛斯徵传》:“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於徵,仍并呼徵为夫子。”
4。明代亦用为门生对座主的尊称。明代王世贞《觚不觚录》:“﹝京师﹞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至分宜(严嵩)当国,而諛者称老﹝师﹞,其厚之甚者称夫子。”
5。对学者的称呼。如宋代理学家朱熹,人称朱夫子。后亦以称读古书而思想陈旧的人。含讥讽意。
6。称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清秋瑾《敬告姊妹们》:“诸姊妹必説:‘我们女子不能自己挣钱,又没有本事,一生荣辱,皆要靠之夫子,任受诸般苦恼,也就无可奈何!’”
7。伕子。旧指挑夫,脚夫等。《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係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第十一句:青琐近臣心13421(唐代皇甫曾《和谢舍人雪夜寓直》)
第十二句:溪语近人低13421《次韵晓发》(元代丁复)
第十三句:秋水近帘钩13421《菩萨蛮回文》(清代张玉珍),这句是回文句;
第十四句:风景近炎方13421《旧国里》(唐代卿云)
第十五句:村近好维舟14321(唐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