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担负母亲的苦辛,所以情愿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苦莘”。
第十句:空房问女巫12431《思妇》(唐代李愿)
第十一句:松老问谁栽13421(唐代刘长卿《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第十二句:天子问回中13421《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唐代沈佺期)
天子的内涵: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唐代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第十三句:沽酒问谁家13421《闲中喜慕溪兄见过》(明代石沆)
第十四句:失喜问萍踪13421《过西芹》(元代范梈)
第十五句:心问熟品诗14231(明代唐之淳《元夕东池上作》)
第十六句:疑昏屡问程21342《泥溪其一》(宋朝洪咨夔)
第十七句:人当问品流21432(宋朝孙应时《万景楼三首用韵》)
品流的内涵:
品类;流别。唐代郑谷《鹧鸪》诗:“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书名(《云仙散録》)虽诞,所记率儁事雅谭,於朝廷政事、人士品流,一无干预。”清代唐孙华《顾端文公祠》诗之二:“正气共知归洛蜀,品流独惜混淄澠。”
第十八句:瑶宫问广寒21432(宋朝程珌《光宗皇后挽诗》)
第十九句:持此问风胡23412《咏宝剑诗》(南北朝崔鸿),还可见于(唐代崔融《咏宝剑》),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二十句:谁肯问凋残23412(唐代李嘉祐《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凋残的内涵:
1。花叶衰败脱落。唐代杜甫《废畦》诗:“秋蔬拥霜露,岂敢惜凋残。”元代傅按察《鸭头绿钱塘怀古》词:“纵餘得西湖风景,花柳亦凋残。”清代葆光子《物妖志柳》:“王庭三槐,竇家五桂,不可谓不芬馥也,今未几而雨露凄凉,凋残相继。”刘半农《小诗》之二:“看着院子里的牵牛花渐渐的凋残,就想到它盛开时的悲哀了。”
2。衰落;残败;减损。《后汉书樊宏传》:“伏见被灾之郡,百姓凋残,恐非賑给所能胜赡,虽有其名,终无其实。”《周书晋荡公护传》:“每思施宽惠下,輒抑而不行,遂使户口凋残,徵赋劳剧,家无日给,民不聊生。”元郑光祖《玉粲登楼》第一折:“早是我家业凋残,少年可惯,我被人轻慢。”《三国演义》第五八回:“伏念汉室不幸,操贼专权,欺君罔上,黎民凋残。”清陈维崧《天仙子书周我成先生旅叹赋后》词:“门户凋残风物换,白髮渐离谁作伴。”艾芜《山峡中》:“破败凋残的神祠,尘灰满积的神龛,吊挂蛛网的屋角,俱如我枯燥的心地一样,是灰色的、暗淡的。”
第二十一句:停幰问褒斜23412《青桥》(明代杨慎)
第二十二句:谁与问东流23412(唐代薛莹《秋日湖上》)
东流的内涵:
1。流向东方。《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唐代杜甫《别赞上人》诗:“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晓风飘薄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
2。东去的流水。亦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庄子徐无鬼》:“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唐代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随东流。”明代陈汝元《金莲记惊讹》:“谁道暂离,竟为永别,万里游魂惊夜月,百年宠爱付东流。”《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息了。”
第二十三句:谁与问空王23412(唐代李煜《病中感怀》)
第二十四句:谁敢问山陵23412《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唐代杜甫)
山陵的内涵:
1。山岳。《左传襄公十年》:“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合錙銖可以齐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於亿兆。”郭沫若《六亿神州尽舜尧》诗:“战胜了冲断桥梁、吞食山陵的滔天洪水!”
2。帝王或皇后的坟墓。《孔子家语辩政》:“大王万岁之后,起山陵於荆臺之上,则子孙必不忍游於父祖之墓以为欢乐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