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纪诸镇》诗:“越南海北霹靂动,蛮夷尽奉王正月。”
3。雷击。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靂,其柱中折仆地。”
4。比喻突然发生。明代张景《飞丸记代女捐生》:“痛心如割,焦愤如焚,霹靂从空起。”郭沫若《南京印象》十二:“唉?这在我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实在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5。形容神速。唐孟郊《峡哀》诗:“峡水剑戟狞,峡舟霹靂翔。”明高启《忆昨行寄吴中故人》诗:“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靂应手鸣雕弓。”清代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结客五陵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靂应弓弦。”
6。象声词。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风涛相豗,中作霹靂。”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诗:“拐马熟连环,飞礮鸣霹靂。”
7。古星名。《星经》卷下:“霹靂五星在云雨北,主天威击擘万物。”
8。古琴曲名。唐沉佺期《琴曲歌辞霹雳引》:“客有鼓瑟於门者,奏《霹靂》之商声。”。
9。古琴名。明陆延枝《说听》卷下:“吾乡有金某者,得古琴曰霹靂,携入都,介所识巨璫以献,上试其音清越。”
第十句:中夏得此珠14231《北珠怨》(宋末元初方回)
第十一句:珠碎眼前珍14321《挽辞其一》(唐代李煜)
眼前的内涵:
1。眼睛面前;跟前。南朝梁沉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唐杜甫《草堂》诗:“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宋朱淑真《题四并楼》诗:“眼前此乐难兼得,许我登临载酒行。”巴金《灭亡》第四章:“一个美丽的前程出现在他底眼前。”
2。目下;现时。宋朝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巖栖木石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一》:“如今须考定人人眼前可行方好。”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十:“各人暂时不杀自己的长官,而相约互杀各人的长官--以免眼前吃亏。”
第十二句:珠旆扫坛飞14321(唐代刘宪《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第十三句:珠弹惹啼莺14321《回文春游》(明代王世贞)
珠弹的内涵:
以珠作弹,谓其豪贵。南朝陈徐陵《紫骝马》诗:“角弓连两兔,珠弹落双鸿。”唐骆宾王《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唐代孟浩然《大堤行寄万七》:“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第十四句:含珠以见求21342(宋朝梅尧臣《哀国子黄助教》)
第十五句:明珠采洛神21342(宋朝杨万里《跋悟空道人墨迹》)
明珠的内涵:
1。光泽晶莹的珍珠。汉班固《白虎通封禅》:“江出大贝,海出明珠。”《新唐书薛收传》:“明珠兼乘,未若一言。”鲁迅《花边<如此广州>读后感》:“汉求明珠,吴征大象,中原人历来总到广东去刮宝贝。”
2。比喻忠良的人。《楚辞刘向<九叹忧苦>》:“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璣之坚藏。”王逸注:“言忠良弃捐,谗佞珍用也。”
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汀诗九十六字。”此谓卢汀诗字字似明珠。朱德《和董老过春节诗》:“座中邀远客,杯下吐明珠。”马南邨《燕山夜话三七山漆和田漆》:“最近我对于三七感到特别的兴趣。它出产于云南等地,可以算是中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4。道教谓眼睛。《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梁丘子注:“明珠,目也。”
第十六句:明珠点绛唇21342(南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
第十七句:投珠已四吟21342《运使兵部见采拙诗四沐继和唱者已竭而答者无穷内省小巫敢当大敌既难收合余烬愿为城下之盟》(宋朝文彦博)
第十八句:丛珠细网林21432(唐代李治《谒大慈恩寺》)
第十九句:荷珠漾水银21432《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南北朝萧绎)
水银的内涵:
1。即汞。《史记秦始皇本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宋朝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达明復命函贯首自随,以生油、水银浸之,而以生牛皮固函。”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又圆又大的热泪滚向膨胀的胸前,却有水银一般地沉重与灿烂。”
2。指月。唐李白《上云乐》诗:“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王琦注引《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