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句:江湖范蠡舟12431(唐代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江湖的内涵:
1。江河湖海。《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汉书货殖传范蠡》:“﹝范蠡﹞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齐为鴟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宋姜夔《白石诗说》:“波澜开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
2。泛指四方各地。《汉书王莽传下》:“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宋苏辙《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之一:“流落江湖东復西,归来未洗足间泥。”清钮琇《觚賸雪遘》:“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进,遂致落拓江湖,流转至此。”
3。指民间。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慳钱。”
4。旧时指隐士的居处。晋陶潜《与殷晋安别》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南史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清方文《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他尽可以把这首诗拿去给唐玄宗看,说李白十分清高,身在魏阙而心在江湖。”
5。引申为退隐。唐代贾岛《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宋代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清阮元《小沧浪漫笔》:“鱼鸟沉浮,水木明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至此者渺然有江湖之思。”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读吾书者思之:夫人遭逢世变,岂无江湖山藪之思?”
6。旧时指四方流浪,靠卖艺、卖药、占卜等谋生者。亦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昨听江湖施伪术,今看骨肉出新闻。”老舍《茶馆》第一幕:“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孙犁《澹定集读作品记(五)》:“最靠不住的,是有些评论家加给作家的封诰和桂冠,有时近于江湖相面,只能取个临时吉利。”参见“走江湖”。
7。剧种名。由闽中民间歌谣与傀儡戏四平调结合发展形成。相传有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现已成为闽剧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八句:飘然范蠡舟12431《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元代成廷圭)
第九句:飘飖范蠡舟12431《九月晦日感怀》(明代许伯旅)
飘飖的内涵:
1。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刘良注:“飘颻,风驰皃。”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明何景明《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
2。飘荡;飞扬。汉代边让《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唐武元衡《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
3。形容动荡、起伏。晋陶潜《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又钓人飘颻於左右,游禽出没乎前后。”《明史俞通海传》:“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颻若游龙。”
4。摇动;晃动。唐代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所餘十九齿,飘颻尽浮危。”
5。飞翔貌。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飘颻登云湄。”唐元友直《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继续游蜂聚,飘颻戏蝶轻。”
6。形容举止轻盈、洒脱。唐柳泌《玉清行》:“照彻圣姿严,飘颻神步徐。”明梁辰鱼《好事近寄怀》套曲:“花馆贮多娇,冠当筵风度飘颻,纤歌飞处,柳外乳鶯春晓。”明无名氏《赠书记扫茔遘侠》:“看他丰姿出羣,飘颻韵生,我琳瑯触目今何幸。”
7。流落;飘泊。《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共至夏口”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至夏口,飘颻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南朝宋鲍照《代櫂歌行》:“羈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8。形容驰思高远。晋葛洪《抱朴子辞义》:“夫文章之体,尤难详赏……明飘颻之细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唐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9。遥远貌。南朝梁庾肩吾《经陈思王墓诗》:“飘颻河朔远,颭飇颶风鸣。”唐高适《燕歌行》:“边庭飘颻那可度,絶域苍茫无所有。”
10。指缥渺貌。唐韦应物《燕李录事》诗:“近臣零落今谁在,仙驾飘颻不可期。”
第十句:先寻范蠡舟12431《雨中遣使买舟》(明代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