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
亦从酒仙去,便被书魔惑。《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唐元稹);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唐王翰);
怪来话得仙中事,新有人从物外还。《题姑苏凌处士庄》(唐韦庄);
从此玉皇须破例,染霞裁赐地仙衣。《戏题试衫》(唐司空图);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晦日益州北池陪宴》(唐司空曙);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奉和裴令公夜宴》(唐刘禹锡);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奉和裴令公夜宴》(唐刘禹锡);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唐刘禹锡);
自从仙人遇樵子,直到开元王长史。《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唐刘禹锡);
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相贺。《头坯歌》(唐吕岩);
自从明府归仙后,出入尘寰直至今。《西山吟》(唐许大);
化识从臣谣,人推仙阁吏。《荅权载之离合诗》(唐许孟容)
64句含从的声动好句:
第一句:归从海上鸥12341(唐陈子昂《答洛阳主人》)
海上的内涵: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荀爽﹞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汉滨。”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李善注引《汉书》:“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南朝梁沉约《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唐皮日休《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上海。犹言沪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海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沪志士馀杭章炳麟……因联络海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王旡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海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第二句:花从子后春12341(唐韦庄《岁除对王秀才作》)
第三句:欢从楚棹讴12341(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第四句:将从海岳居12341(唐代王维《赠房卢氏琯》)
第五句:先从草木知12341(宋朝陆游《初夏即事》)
草木的内涵: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明刘基《<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唐陈子昂《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苏轼《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第六句:知从水际生12341(宋朝许必胜《新月》)
第七句:知从小苑飞12341(唐代顾况《送使君》)
第八句:资从岂待周12341(唐代韦应物《晚下高斋有情》)
第九句:资从岂在周12341(唐代韦应物《晚下高斋有情》)
第十句:甘从洛浦隈12431(唐代章玄同《流所赠张锡》)
第十一句:花从日里生12431(唐代张说。《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
第十二句:江从旧渚分12431(孟浩然)
第十三句:江从夏口分12431(唐代刘长卿《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第十四句:诗从肺腑出12431(宋苏轼《读孟郊诗二首》)
肺腑的内涵:
1。肺部。泛指人体的内脏。犹言心头、胸口、肚子里。《山经》引《相冢书》:“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宋王安石《一日不再饭》诗:“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久而寒沁肺腑,如卧层冰积雪中,苦不可忍。”碧野《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再过些时,这里一定是满山茉莉花香,香风阵阵,沁入肺腑。”
2。同“肺附”。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