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唐韩愈《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宋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自郭劝以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3。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周礼地官州长》:“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灋。”孙诒让正义:“此云岁时,唯谓岁之二时春、秋耳。”唐元稹《告赠皇祖祖妣文》:“叔仲伯季、姊妹、诸姑洎友壻、弥孙,岁时与会集者,百有餘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琉球入学》:“寻又遣蔡朝用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光哲堂,岁时给衣物如例。”郁达夫《东指关》:“现在岁时伏腊,也还有人去顶礼膜拜哩。”
4。年景;年成。《后汉书段熲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而古时的支配者偏偏会‘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以为岁时的丰啬都好像是王、卿士、师尹的力量了。”
第十六句:江与放船清13421(唐杜甫《移居夔州郭》)
第十七句:说与话难周13421(宋项安世《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第十八句:说与季岩知13421(宋戴复古《访西涧王深道》)
第十九句:说与路人知13421(宋许庭《临江仙》)
路人的内涵:
1。指路上的行人。《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宋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上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路人行歌居人乐,僮僕怪我苦悽惻。”茅盾《虹》七:“路人的指目,愁雾样的谣诼。”
2。喻指彼此无关的人。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子琰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儻见微闕,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晋陶潜《赠长沙公》诗序:“昭穆既远,以为路人。”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曾霆和他的妻就一直是形同路人,十天半月说不上一句话。”
第二十句:相与对园蔬13421(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
第二十一句:相与奉杨姑13421(宋刘克庄《杂兴》)
第二十二句:相与命为春13421(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第二十三句:心与鬓毛惊13421(宋曾丰《初秋夜叹》)
第二十四句:心与瀑泉清13421(唐权德舆《送台州崔录事》)
第二十五句:一与道人期13421(唐代韦应物《简恒璨》)
第二十六句:心与玉壶清13421《送宪副张来凤之浙》(明代徐溥)
玉壶的内涵:
1。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寓敬老、表功之意。《后汉书杨赐传》:“詔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幘綬,玉壶革带,金错鉤佩。”唐陈子昂《为建安王谢借马表》:“玉壶遂临,叨得骏之赐。”
2。东汉费长房欲求仙,见市中有老翁悬一壶卖药,市毕即跳入壶中。费便拜叩,随老翁入壶。但见玉堂富丽,酒食俱备。后知老翁乃神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遂用以指仙境。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五:“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宋王沂孙《无闷雪景》词:“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玉壶琼岛,万古愁人少。”
3。美玉制成的壶,可用以盛物。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三八:“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
4。喻高洁的胸怀。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金元好问《赠萧炼师公弼》诗:“春风和气在眉宇,玉壶冰鑑藏胸臆。”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玉壶澄凛冽,乔岳耸嶙峋。”
5。酒壶的美称。唐李白《待酒不至》诗:“玉壶繫青丝,沽酒来何迟。”宋辛弃疾《感皇恩寿范倅》词:“楼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清王士禛《上巳辟疆招同邵潜夫陈其年修禊水绘园》诗之二:“碧琉璃上双玉壶,兰橈宛转沿春芜。”
6。铜壶滴漏的美称。唐李商隐《深宫》诗:“金殿销香闭綺櫳,玉壶传点咽铜龙。”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熙寧中,予更造浑仪,并创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别设官领之。”
7。喻明月。唐朱华《海上生明月》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凤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8。指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诗中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句,故云。明何景明《送张子之浙江》诗:“张子别我吟‘玉壶’,荷花五月下江湖。”
9。园名。宋杨万里《晚泊玉壶得十绝句》之十:“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周汝昌注:“玉壶,南宋御园之一,在钱塘门外。”
第二十七句:清与磬同音13421(宋朝丁谓《嵩岳闻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