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蒸换凡骨,骨硬如仙虎。
虎啸山城晚,晚色烟霞好。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九字很奇妙,仙人能“餐霞卧九霄”。于是决定炼制含九字的宝字灵钟。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九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101句含所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九字的文气等级是101级,本章公布其中的81句。
含九的四转红句有一句:
1、堂堂宁复见,萧瑟九原中。(宋朝蔡戡《丁收仲寺丞挽诗》)
2、谁知萧瑟九原中(宋朝吴芾《挽孟仲安二首》)
3、唯余旧台柏,萧瑟九原中。(唐代杜甫《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
4、萧瑟九原中(唐代杜诵《哭长孙侍郎(一作杜甫诗)》)
说明:含“萧瑟九原中”的句子获得四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4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萧瑟九原中”是妙笔生花境的好句。
含九的二转青句:
1、辙迹当年遍九州(宋陆游《遣兴》)
2、当年遍九州(宋刘克庄《理故书二首》)
说明:含“当年遍九州”的句子获得两位宋朝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两本书籍,文运之气较为强盛,“当年遍九州”是妙笔生花境的好句。
含九的二转青句:
1、皇风扇九围(唐宋之问《驾出长安(一作王昌龄诗)》)
2、皇风扇九围(唐王昌龄《驾出长安》)
说明:这句获得两位唐朝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两本书籍,文运之气较为强盛,“皇风扇九围”是妙笔生花境的好句。
81句含九的声动好句:
第一句:春苗九月交12341(唐杜甫《遣兴三首》)
第二句:当结九万期12341(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第三句:高皇九世孙12341(宋杨简《历代诗东汉》)
九世的内涵:
1。九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皇晋受命河汾,来迁吴楚,数歷九世,年踰十纪。”《新唐书孝友传序》:“张公艺九世同居。”
2。指九世仇。古直《秋兴和草堂韵》之四:“炎黄列祖应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参见“九世仇”。
第四句:高临九仞峰12341(唐骆宾王《浮槎》)
九仞的内涵: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孔传:“八尺曰仞。”陆德明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赵岐注:“軔,八尺也。”唐黄滔《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宋叶适《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郭沫若《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第五句:荆门九派通12341(唐王维《汉江临眺》)
九派的内涵:
1。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凿江以通於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晋郭璞《江赋》:“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阳。”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明徐祯卿《彭蠡》诗:“地涌三辰动,江连九派深。”
2。浔阳的别称。即今江西九江。《北齐书文宣帝纪》:“詔梁王萧庄为梁主,进居九派。”《南史梁武帝纪》:“畜兵九派,用拟勤王。”
第六句:心盟九庙知12341(明范景文《临终诗》)
九庙的内涵:
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晋潘岳《西征赋》:“由伪新之九庙,夸宗虞而祖黄。”清顾炎武《井中心歌》:“有宋遗臣郑思肖,痛哭元人移九庙。”清戴名世《徐节妇传》:“数百年故国,威灵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庙隳,子孙夷,彼公侯将相,未闻有一如节妇者。”
第七句:幽怀九辩知12341(明杨慎《宋玉》)
九辩的内涵:
(1)夏乐名。《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注:“《九辩》、《九歌》,禹乐也。言禹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辩数。”《山海经大荒西经》:“﹝夏后开﹞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郭璞注:“皆天帝乐名也,开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
(2)《楚辞》篇名。也作《九辨》。汉王逸《〈九辩〉序》:“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閔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