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家训?省事》:“而为执政所患,随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治,微染风尘,便乖肃正。”唐戴叔伦《赠殷亮》诗:“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红楼梦》第一回:“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6。谓行旅辛苦劳顿。《艺文类聚》卷三二引汉秦嘉《与妻书》:“当涉远路,趋走风尘。”唐方干《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诗:“风尘辞帝里,舟檝到家林。”何其芳《树阴下的默想》:“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
7。高风清尘。比喻品格清正崇高。《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彷彿风尘,用垂颂声。”刘良注:“言髣髴闻其高风清尘,故此用垂颂声也。”唐刘得仁《哭翰林丁侍郎》诗:“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8。流言蜚语。《宋书?范晔传》:“以臣昔蒙义康接盼,又去岁羣小为臣妄生风尘,谓必嫌惧,深见劝诱。”《宋书?刘景素传》:“故从昏者忌明,同枉者毁正,搦弦为鉤,张一作百,行坐欬嚏,皆生风尘。”《南齐书?谢朓传》:“遂復矫构风尘,妄惑朱紫,詆贬朝政,疑閒亲贤。”参见“风尘之言”。
9。指妓女。唐李商隐《杂纂》:“难容:僧道对风尘笑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彭海秋》:“娟娘纵体入怀,哽咽而言曰:‘仙人已作良媒,君勿以风尘可弃,遂捨念此苦海人!’”
10。风月场。指以色相谋生的场所。前蜀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遇一妓,本良家子,失身于风尘,才色俱妙。”
第四句:风尘苦未息12341(唐?杜甫?《蕃剑》)
第五句:风尘虏未殚12341(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
第六句:风含广岸波12341(唐?杜甫?《暮寒》)
第七句:风雷肯为伸12341(唐?杜甫?《黄鱼》)
风雷的内涵:
1。风和雷。《易?益》:“风雷,益。”宋曾巩《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清袁枚《续新齐谐?天上过船》:“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
2。形容响声巨大。唐方干《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宋苏轼《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宋苏轼《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廖仲恺《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珠江日夕起风雷,已倒狂澜孰挽迴?”
第八句:风帘酒圣知12341(宋?岳珂?《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第九句:风流两鬓丝12341(元朝乔吉《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第十句:风人美造周12341(宋?李流谦?《挽秦国夫人》)
第十一句:风恬草色鲜12341(唐?林滋?《春望》)
第十二句:风恬晚浪收12341(唐?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第十三句:风翔与骏奔12341(宋?范仲淹?《驯鸥咏》)
第十四句:风杨舞弱枝12341(明?王懋明?《春日留别诸子》)
第十五句:风杨组帐虚12341(宋?范成大?《新安侯夫人俞氏挽词》)
第十六句:风云宠命膺12341(唐?裴漼?《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升字)》)
第十七句:风云马上生12341(唐。张说。《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
第十八句:风云晚更阴12341(宋?黄公度?《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
第十九句:风云已落秋12341《寻陈(一作滕)逸人故居》(唐?孟浩然)
第二十句:花残野岸风12341(唐?李昌符?《旅游伤春》)
第二十一句:清铙引细风12341(唐?耿湋?《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第二十二句:松门午夜风12341(唐。戴叔伦。《重游长真寺》)
第二十三句:天词掩大风12341(唐?薛稷?《慈恩寺九日应制》)
第二十四句:香饶点便风12341(唐?苏颋?《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第二十五句:朱实陨劲风12341(魏晋?刘琨?《重赠卢谌》)
第二十六句:风雷掌握中12341(宋?曾丰?《龙毋庙》)
第二十七句:风雷起太阴12341
第二十八句:风雷九地穿12341
第二十九句:风回海气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