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洪武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第十八句:言之不忍详21432
第十九句:何法谓之禅23412(宋?夏竦?《善慧师禅斋》)
第二十句:何乃谓之仁23412(宋?林同?《禽兽昆虫之孝十首?虎狼》)
第二十一句:鸾乃凤之族23412(唐?李白?《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第二十二句:言者志之苗23412(唐?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言者的内涵:
指谏官。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仁宗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宋岳珂《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清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第二十三句:韩氏之宝轴24132(宋?岳珂?《韩献肃古法书诗帖赞》)
宝轴的内涵:
1。精致的卷轴。亦借指珍贵的书籍。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听鐘声而致敬,寻香馥以生心,朝覩尊仪,暮披宝轴,刹那之善,逐此而生。”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撰録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参於雅颂,亦靡滥於风人,涇渭之间,若斯而已,於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法苑珠林》卷一一九:“玄奘法师,德隆终古,声高宇宙,涉歷诸国百有五十,翻译经论千有五百,尽善尽美,可称可赞,前后宝轴,几向五千,法门弘阐,緇门繁炽,道俗蒙益焉。”
2。华贵的车辆。唐郑嵎《津阳门诗》:“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
第二十四句:不券与之齐24312(宋?黄庭坚?《漫尉》)
第二十五句:何患隐之贫24312(唐?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
第二十六句:来自海之涯24312(宋?欧阳修?《初食车螯》)
第二十七句:如见孔之墙24312(明?汤显祖?《相圃新成十韵示诸生》)
第二十八句:言路古之直24312(宋?王义山?《挽实斋刘尚书》)
第二十九句:古之能定者31243(宋?文天祥?《题静山》)
第三十句:子之于父母31243(宋?林同?《仙佛之孝十首?老子》)
第三十一句:笔之自吾手31423(宋?葛绍体?《谢蒙斋王子文寄文卷》)
第三十二句:采之不盈把31423(宋?张栻?《城南杂咏二十首?濯清亭》)
第三十三句:揽之不盈手31423(魏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
第三十四句:子醇为之宰32413(宋?文同?《新津退思堂》)
第三十五句:品物之常理34123(唐?白居易?《有感三首》)
第三十六句:养畜之闲也34123《说文》
第三十七句:磊落龙之种34213(苏舜钦《先公之爱马以病寄他厩今死矣》)
第三十八句:有凤楼之手34213(宋?岳珂?《周美成友议帖赞》)
第三十九句:问之求羽翼41234
第四十句:向之红粉面41234(宋?方回?《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第四十一句:爱之苦不厌41324(宋。林之奇。《和洪教菊》)
第四十二句:对之有惭色41324(宋?项安世?《月砚屏》)
第四十三句:负之以为盖41324(宋?舒岳祥?《十虫吟》)
第四十四句:念之五情热41324(魏晋?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影答形》)
第四十五句:胜之以不战41324(宋?苏轼?《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
第四十六句:赠之以勺药41324(先秦?诗经?《溱洧》)
第四十七句:撞之以合乐41324(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大蕊八枝》)
第四十八句:是惟礼之盛42314(唐?韩愈?《城南联句》)
第四十九句:洛水之繁庶43124(宋?岳珂?《赵忠简送春诗帖赞》)
第五十句:却恐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