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灯火夜,夜来诗酒意。
意君来此地,地偏吾所爱。
刘旭星在地球的时候,与笑字有缘,有幸认识一位笔名为“天下笑”的书友,这个笔名含笑,于是决定炼制含笑字的宝字灵钟。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笑字的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52句含笑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笑字的文气等级是52级。
含笑的六转红句有一句:
1、支离笑此身(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一作石桥馆)》)
2、自向支离笑此身(明?沈明臣?《江上》)
3、廿载支离笑此身(明?钱谦贞?《复次漫兴前韵八首(录四)》)
4、犹胜支离笑此身
5、支离笑此身
6、支离笑此身{柬陈行之(清?戴鉴)
说明:含“支离笑此身”的句子获得6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六本书籍,文运之气极度强盛。廿载支离笑此身4312431,这个7字句的今音也契合四声喜全递。好句可分为:句成永生、句成镇天、句成腾龙、句成生花等四个境界,“山色有无中”、“千里共婵娟”是句成永生的最高境界,七转及七转以上的金句都是句成永生;“支离笑此身”、“秋水共长天”等是句成镇天的六转红句,六转红句、五转红句、四转红句是句成镇天;三转青句是句成腾龙;二转青句是句成生花;这些句子的共同点是:内涵好+发音好+被后人直接引用的次数多。
含笑的二转青句:
1、水花笑白首(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2、水花笑白首(宋?文天祥?《淮西帅第二十五》)
说明:这句获得两位文人的认可,至少载入两本书籍,文运之气较为强盛。文天祥是杜甫的忠实粉丝。“水花笑白首”是句成生花的二转青句;
52句含笑的声动好句:
第一句:羁离笑此身12431
第二句:支离笑此身12431(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一作石桥馆)》)
支离的十一个内涵:
1。分散;分裂。《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为支离之卒,因祝史挥以侵卫。”杜预注:“支离,陈名。”竹添光鸿会笺:“支离,分散也,盖分为数队以误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捷猎鳞集,支离分赴。”李善注:“支离,分散貌。”唐元稹《蛮子朝》诗:“部落支离君长贱,比诸夷狄为幽冗。”前蜀韦庄《秦妇吟》:“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2。繁琐杂乱。汉扬雄《法言?五百》:“或问:‘天地简易而法之,何《五经》之支离?’曰:‘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汪荣宝义疏:“支离、支繚,皆繁多歧出之意。”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一》:“至《世家》杂举二篇之旨,支离错乱,不成文理,读之可以发笑。”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玉函山房辑佚书》:“马氏既未能深考,而贪多务博,緟复支离,其所辑往往犯此病也。”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五:“结果是他的理论尽管不错,而编出的故事却是支离强凑,全无生命的了。”
3。离奇,虚妄。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颜光禄》:“足下雅秉《周礼》,近忽此义方,詰无形之有,为支离之辩乎?”唐柳宗元《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清叶名沣《桥西杂记?赵瓯北汪龙庄考史之法》:“读史者自当奉正史为主,正史而外不妨兼及别史,折衷於一是。凡支离谬诞之谈,概从删削焉。”闻一多《奇迹》诗:“我也说但为一阕莺歌便噙不住眼泪,那未免太支离,太玄了,简直不值当。”
4。流离,流浪。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一:“支离西北风尘际,飘泊东南天地间。”宋陆游《书怀》诗:“濯锦江头成昨梦,紫芝山下又新年……支离自笑生涯别,一炷炉香绣佛前。”清方苞《季武子哀辞》:“蹇孤游兮局窄,命支离兮为鬼客。”清秋瑾《重上京华甲江题壁》诗:“懊恼襟怀偏泥酒,支离情绪怕闻鶯。”
5。谓残缺而不中用。《庄子?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曰余亦支离,依方早有慕。”李善注引《七贤音义》:“形体离,不全正也。”宋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清冯廷櫆《岁暮书怀》诗:“自分支离本无用,不须弹鋏怨沉沦。”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或手足断残,支离其身,侏儒短小,不齐於人。”
6。憔悴;衰疲。《晋书?郭璞传》:“是以不尘不冥,不驪不騂,支离其神,萧悴其形,形废则神王,跡粗而名生。”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仇兆鳌注引王嗣奭曰:“支离,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