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仙史最强音> 第203章 随处有诗情,随的文气等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随处有诗情,随的文气等级:)(2 / 4)

法不一。(1)黄帝(轩辕)、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唐尧、虞舜。《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五帝用记,三王用度。’”《史记?五帝本纪》唐张守节正义:“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顓頊、帝嚳、唐尧、虞舜为五帝。譙周、应劭、宋均皆同。”汉班固《白虎通?号》:“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顓頊、帝嚳、帝尧、帝舜也。’”(2)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挚)、颛顼。见《礼记?月令》。(3)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书〉序》:“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孔颖达疏:“言五帝之道,可以百代常行。”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4)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见《易?繫辞下》、宋胡宏《皇王大纪》。

2。古代所谓五方天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顓頊食焉。”按汁光纪亦作叶光纪。《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以配五帝。”

第九句:空随乐府篇12431(唐?苏颋?《御箭连中双兔》)

乐府的两个内涵:

1。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乐府之名始此。参阅《汉书?礼乐志》。

2。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郭茂倩蒐辑汉魏以迄唐、五代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第十句:心随笑口开12431(宋?戴复古?《胡粹送羊烹以会客》)

第十一句:知随贡举科12431(唐?权德舆?《送郑秀才贡举》)

贡举的两个内涵:

1。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於下,则秀孝不得贤矣。”宋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贡士》:“《周礼?大司徒》‘邦国举贤者於王’,则贡举之始也。”

2。指科举考试。《旧唐书?玄宗纪上》:“三月乙未,始移考功贡举,遣礼部侍郎掌之。”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而况於学校贡举乎?”清卢文弨《应殿试策》:“虽然贡举者,取士之法也,而教之则在於平日。”

第十二句:心赏幸随君13421(唐?权德舆?《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

心赏的两个内涵:

1。犹心爱。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2。心情欢畅。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唯谈笑可以遣平生,唯文词可以陈心赏。”宋欧阳修《伊川独游》诗:“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清钮琇《觚賸?石言》:“端溪砚石,古今所贵……吾是以中心好之,拊之抱之,浴之澡之,心赏神怡,而不可以告客者也。”

第十三句:春梦随我心14231(唐?包融?《送国子张主簿》)

春梦的两个内涵:

1。春天的梦。唐沉佺期《杂诗》之二:“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诗:“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如愿》:“昨夜,何大妈做了许多梦,一个接一个,真是春梦婆娑。”

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胡怀琛《中央公园》诗:“金瓦琼楼旧帝乡,当年春梦付残阳。”巴金《关于<家>》:“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渺茫的春梦。”

第十四句:心迹随景超14231(唐。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斋作)》)

心迹的两个内涵:

亦作“心跡”。

1。思想与行为。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跡双寂漠。”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西城员外丞,心跡两屈奇。”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思有以少补圣政,助成应天之实,使尧舜之仁,名言皆行,心迹相应,庶几天下感通。”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九:“心跡不相从,我思难具陈。”

2。犹心事;心情。《宋书?傅亮传》:“考旧闻於前史,访心跡於污隆。”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此畴曩心跡,安敢不尽於君侯哉?”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我正为暴白心跡,故来与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