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食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六章 食饵(3 / 4)

,与妻子互颔而视。这时,礼佛完毕的苏轼也过来了,苏迈收拾了神色,有些从紧的将报纸递过去。

“今日刚出的报牒。”他语声下。那头条上的内容显露了出来。

文坛泰斗苏东坡特举文会于重阳夷山。欲请两党罢弋言和,为苍生念……

苏轼老沉的眼皮稍稍撑开了些。

旁边轻声道,“如今已有六十余人表示重阳赴会。不过大多是新党和曾布一系,想来是曾布有意暗示,不过也好,如此内外造势下,那帮望风者必不敢违逆。”

苏轼听着,袖中那干涸的手慢慢握起,抬眼望向殿外的那片苍穹,蔚蓝的没有一片赘云的苍穹。

深纳了一口气……

……

……

*************************

自从初六的报纸一出,即是在政坛揭起了轩然大波。而且由于曾布在其后的推波助澜,使得所有元祐朝官都卡在了一个极为难受的位置,尤其是那些明哲保身的人,在如今也因为被推到风口浪尖而不得不表态。

时间也就此滚到了九月初九这天。

这天,菊香满城,茱萸遍插。街头巷尾在叫卖万龄菊和重阳糕,附庸风雅的人会到城中的热闹地儿踏秋,只是这回,能去的雅集实是少之又少,大半酒楼在得知苏轼的夷山文会后就腰斩了计划。倒不是妄自菲薄,只是这回文会的特殊性众所皆知,酒楼方不觉得士子才学会瞧得上这些没有营养的风花雪月,所以撤了雅集也是两头给脸,姑娘家们也乐得清闲,此时姐妹好的排在窗口前伏着,瞭望远处开宝寺后的夷山风景。

“听说这回请了封宜奴去热场,还以为是让师师姐去呢。”

“还不是她唱了水调歌头,老学士说很好,就点了她。”

从矾楼这边看去,夷山那绿盈盈的山尖似乎就在一握之间,不过底下轱辘辘的马车将她们打回了现实。

叹口气。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妈妈说要去夷山散心,想去的就拾到下。”萸卿从廊道外进来招呼,那几个清倌儿闻言立即开了笑脸。

今日重阳,出去登高是常理,而城内登高的地儿无外乎夷山和万岁山,如今夷山举会,自然是首选的去处了,只是到了临行前,才有意识不见李师师人影。

“师师姐不去吗?”

“姐姐今儿有客。”

她们不觉撩开了车帘仰头望,似乎那洞开的顶楼西窗处便有李师师的琴音传出来。而确然,此时的这间乐室内,李师师正和许份对座闲话。今日她原本也是有散心的打算,只是许份却说来道别,这倒让她不好怠慢了。

“如今政局动乱,许中书如此也是好事,郎君切莫心哀。”对于许将致仕,她这做娼妓的又能如何评价,此时也只能聊表安慰而已。

许份看她一眼,他父亲的致仕倒不至于让他惊讶,毕竟这大宋官员的谪升历属常态,如今让他放心不下的唯有面前这个钟灵毓秀的女子。

“师师……”

他想要握过去手,但对方微微退缩动作让他停下了想法。

场面一度有些沉默,最后还是李师师站了起来,笑着眺望向远处郁郁葱葱的夷山,“今日佳节,大家可都是登高去了,郎君若是有闲,不妨与师师一道走走吧。”

许份眼眉一沉,淡淡的黯然流过,但最后还是挤了些从容上脸。

“也好,今日夷山该是热闹的,或许还能听几阙好诗词。”

……

……

夷山上下,放眼尽是无垠的草野和灌丛,秋意虽浓,但在这片山野地带却并不明显,反而有些滞后性的盛夏味道。山脚处,早早就摆开了摊铺彩棚,它们顺着山路蜿蜒上去,一眼望不到尾巴,里头的小贩在叫卖茱萸囊袋,也有那肤白貌美的荆妇在现沽菊花酒酿,飘飘然清香,似乎一嗅可闻。

如若往年,这夷山的登高还不至于吸引到此般多游人商贩,只是今年的夷山文会被一品斋炒成了全民话题,似乎只要不在重阳说些与文会搭边的话题就会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那些自认主流文坛的更是以能被邀赴文会为荣,总之,这场一开始就被打上政治标签的文会在今日是举足轻重,外围莺燕的游人声也更能凸显出会场里头的热闹。

“陈郎,那边可就是苏老学士行举文会的地所?”

正在沿路摊头拣首饰的女郎遥看着东头山麓地带,那里已搭起了高高的茂竹栅栏,茱萸和清菊别在竹头,以素黄丝绦衬上,远远的,就可以瞧见里头几列丈高彩棚,而会场入口更是立起牌楼,不断的有持着请帖的儒学进去。而他们这些寻常百姓自然是进不去的,所以多是在路过时瞧个新鲜,或是倾耳听听里头飘出来的丝竹声。

“应该就是了。”

男子名陈东,是太学学生,在外界看来也可说是天之骄子了,但身在其中的他可不会这么觉得。就像这回的夷山文会,他作为士林学子自然也想去瞻仰一番大词人风采,可惜这邀贴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