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的心思,就有些转变。
因为李自成依然一副流寇作派。
实在不像是可以投奔的新主。
万一自己投奔了他,会不会被驱使麾下兵马,当炮灰消耗怠尽,然后录个罪名,被抄家杀掉?
李自成拷饷百官勋贵,这件事是他必须要做的——李自成不像朱元璋,夺取天下之时,已经拥有了根据地,李自成没有自己的根据之地,没有自己的基础,大顺政权就是无根浮萍。
最重要的是,李自成还许出来了三年免征的好处给天下小民。
而且,就算他不三年免征,没有稳固根据地的李自成,不经过一段时间建立基层政权,稳定地方,他也没办法收上赋税。
这就导致,李自成没有收入,没有银子养活他麾下的大顺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只好将自己的目光盯向了那些个前朝的官绅勋贵,进行拷饷。
李自成难道看不出来这件事会让他丢掉士绅百官的心?
他当然能看出来,但他不得不这么做,他要是不这么做,他就要步崇祯的后尘了——发不出军饷,拿不出钱粮,然后手下士兵哗变造反。
所以,李自成只能向北京城内的官员勋贵们下刀子。
可李自成有这么做的道理可言,但并不代表,吴三桂及其麾下的关宁军将领,能够理解李自成的所做所为。
此时,在沙河驿的驿舍里面,吴三桂麾下的军将,正在吴三桂的面前,各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