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大明朝与自己开创的大明朝,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但却完全不同!
卫所军制完蛋,九边塞王也没了,就连户籍制度也都毁得一塌糊涂,赋税更是成了笑话,崇祯年间的赋税,竟还赶不上他朱元璋开国时的数目?
还有,内阁又是什么鬼?
大明朝需要内阁吗?
宦官干政,还有锦衣卫朽烂成了摆设。
大明律也成了笑话。
就连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御制大皓,也被忘记得一干二净。
当朱元璋问及,为何天下人丁滋生,田土开垦日久,而赋税日减时,王承恩回答说是士绅免税所致后,朱元璋当时就是怒发冲冠!
他甚至想把大明朝的后世之君,全部拉过来挨个抽耳光。
这田土本就被富户兼并,不征士绅之家的税,征小民的税?
这不是逼着小民去谋反?
在充分了解了大明朝的问题所在后,天已经渐渐地亮了,在天亮后,朱元璋也停止了问话,他令王承恩先行百余步,二人分开行走,就这么的,一直走至次日中午。
饥饿之下,王承恩将自己身上藏着的散碎银子取出来些,找了附近村舍的一户人家,换了些米面这才寻了个偏僻地方,与朱元璋共食,然后二人便又继续上路,行了一日,已经过了香河县城,王承恩早已经累得走不动路了,朱元璋倒胜在年轻,他咬牙坚持着朝王承恩道。
“寇将至,天津若闻京师陷,恐会生变,顾不得休憩了!”
通州巡抚在得知北京丢了后,直接降了,天津那边,恐怕亦会如此,这正是朱元璋马不停蹄的原因,而王承恩听罢,也只好硬着头皮道。
“皇上,老奴无力,实在走不得,不若皇上先走?”
“这……”
朱元璋微微皱眉,掂量了一阵后,朱元璋看向王承恩。
“可有银钱?”
“有一些!”
王承恩回话。
他确实有些小钱,鞋底里还藏有两片金叶子呢。
“前头似有灯火,兴许有人家,不如到其家中,看看有无骡马,买上一头,也好代步!”
朱元璋说,拉着王承恩便走,且行且走了二三里路,终于至达附近,朱元璋先是令王承恩坐下歇息,恢复体力,自己则拿着棍子,朝王承恩说。
“一会小心,若是忠厚人家,便拿钱来买,若是想抢财货,便诱他出门,咱一棍子打晕后,抢了东西便跑……”
朱元璋可是走过江湖的老人了,他深知村舍之中有良善之人,但见他们落难,难保不会有人,化身为剪胫的强人来夺他们财物,所以,有所戒备是再需要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