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藏在深山里的明珠> 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三十五章 去天华纺织厂考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三十五章 去天华纺织厂考察(5 / 7)

“先去三个吧,先去作指导,种植好了就没什么事了。留一个在你那里常住,观察生长的情况,和病虫害问题。”闫军笑着说。心想看来这个大姐很精明。

小雨看向李县长与王副市长说“好,这样很好。”

李县长问“我们需要付多少费用啊。”

闫军笑着说“不给也可以。他们是按月发工资的。刘老板是孔娟的姐姐,我只是帮点小忙而已。”他很聪明,已在强调是孔娟的面子才肯帮他们。

小雨知道他有些滑头,就说“我们一次付给你们就行了。另外的那两个技师,在我们那里给农民讲讲课,做些指导。知识就是财富,我们不会亏待他们的,你去过我们那里吗?”

“去过,大平原,离黄

河很近。”闫军呵呵地笑着说。

“对,上小学时候,就知道地主有地就是富人了,可现在有地也不算富。种庄稼不怎么挣钱,累死累活一年下来,还不如出去打半年的打工挣得多。这就是现实。我们那里要发展就得因地制宜,你们做得好啊,还希望多帮助啊。”小雨很谦恭地说。

“没事,大姐。你到了我们厂子看看,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我们会全力以赴给予协助的。”闫军很干脆地说。

“好的,谢谢。”小雨客气地说。

到了厂子,小雨他们看了纺纱车间,司厂长很是感叹,他们的纺纱机器先进多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还不浪费原料,工序也简单,不像自己那些旧机器,一遍遍地做。心想如果也上这样的机器,以后整个生产链也会提高的。

到了印花车间,他们的花色好品种多。看得他不住唏嘘咋舌。

小雨问“你们这些花色和品种,都是自己研发的吗?”

“是,我们有一支专业队伍,这个我们不会给的,抱歉。”闫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我明白。”小雨毫不在意,笑着说。

这就是知识产权,要发展,就得做好保密工作,总归是竞争对手。

“这里也来人学习可以吗?”小雨又问。

“可以,印花和染色也很重要,只有很好地花色,布匹才好出售。”

“谢谢,这里来十个人可以吗?”小雨问。

“五个人就行,用不了很多人的,其余的都是辅助工。”

“来八个吧。我对他们没信心,有四个学会就不错了。”小雨说。

“行吧。”

“纺纱的,我们也要买和你们一样的机器,来十个人行吗?”小雨问。

“哦,这个行。其实你们先买两台机子就行,产量很高的,你们现在用的老机器还可以用,就是慢一点而已。”闫军说。

“是。”司厂长说。他拿出本子不停地记着。

到了织牛仔布的车间,噪音和粉尘塞满了整个车间,震得耳朵说话都听不清。他们看了几个车间,一个熟练工能看四台机子。从车间里出来噪音才算小了。小雨和司厂长看了车间的规模俩人在心里暗暗的记住。

小雨又问闫军“每天的产量如何?”

“三班倒,产量很高的。”闫军笑着回答。看了一眼司厂长,心想,你们的这位厂长是知道的。看来就像孔娟说的,这位大姐的确是个外行。

“现在的牛仔布都有弹性了,很多人都喜欢有弹性的牛仔裤。你么么没有织这种布匹吗?”小雨笑着说。

“刚看到的没弹性的,一般都是做上衣,也可以做裤。前面那两个车间就是织有弹性的布,走去看看。”说完就带头走去。

他们进了车间,看到车间的卫生很是干净,工人们都专心盯着自己的织布机,同样每人四台机器,不停地在四台机子间走动,紧盯着自己的机子,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车间出来,小雨问司厂长“我们得来多少人学这个?”

“最少的六十个,三班倒,一个班二十个,回去后每人带两个徒弟。其实和织棉布差不多,学起来会很快的。”

“好,我们来六十个人学习。”小雨对闫军说。

“好的。其实过来有经验的学员,用不了多久就能学会。你们可以分成两批过来,学习三个月,没批学习半个月就成。”闫军说。“我们再去服装车间看看?”

“好的。你们这里的棉花能自足吗?”小雨走在路上问。

“还好,收成好了,我们就多存下些,有时也不足,就去购买点,一般还是差不多的。”闫军笑着说。

“你们织针织布的原料是进的吗?”

“是,但是也可以用棉线的,现在棉内衣许多人都喜欢,对皮肤好,吸汗。”

“现在做保暖的布料你们在织吗?”小雨问,

“织啊。现在销量很好。”他们走进一个车间,闫军指着说“这就是织保暖布的。”小雨他们走进去,也仔细地看了一遍。

出来时,小雨说“我们来二十个学习,好吗?”

“好的,这个很好学。每人最少也能看四台机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