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1805> 第四七三章 高楼与修历的设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七三章 高楼与修历的设想(1 / 4)

朱仲梁听了朱靖垣直接承认了,就是想要搞个奇观出来,本能的就瞪大了眼珠子。

朱仲梁差点儿直接站起来。

但是这个颇为激动反应没有完成,就又回到了正常的坐姿,并且饶有兴致的反问

“到目前为止,大明紫禁城的最大高度,就是民用建筑的高度上限。

“如果你把大殿建设到两百米高的话,那是否允许民间百姓建设略微低一些的,但同样有将近两百米高的大楼

“如果城市中出现这种大楼,那核心区的地价和房价都会直线飙升的

“这又和历代祖宗以及你自己平日的观念相悖了吧。”

城市大楼的高度与地价之间是有相关性的。

限制楼房的高度和层数,也就限制了相同土地面积上的商业楼房的最大容积。

最大容积有限,容纳的伙计数量有限,能够容纳的商行数量同样有限。

这样就限制了相同面积土地上的商业楼房获得的利润上限。

利润上限又会反过来限制地价和地上的房价。

顺天府紫禁城奉天殿,在永乐初建的时候高度应该在五十米左右。

但是嘉靖年重修之后,高度就只剩下三十五米了。

所以大明民用楼房最高就是三十米出头,最高也就能做到十层,实际通常只有八层。

绝大部分普通民间楼房都不超过六层。

如果朱靖垣把新宫殿直接拔高到两百米,同时不作出任何明确的限制,民间很可能会跟着建设将近两百米的高楼。

这种五六十层的商业大楼出现之后,这些楼房和周围的地价以及房价都会直线飙升的。

如果不做出针对性的控制,市中心的地价和房价可能就会迅速疯涨几十倍。

所以朱仲梁会有此一问。

朱靖垣听了之后直接说

“民间的楼房肯定是要限制高度的。

“而且要把用奉天殿作为上限的潜规则,变成明确标识出来的正常管理规定。

“象征朝廷权威的仪式性的正殿的高度,不能用来作为民间楼房的高度上限。

“而是要用中央朝廷的新办公大楼的高度,作为民间的商业楼房的高度上限。

“朝廷正殿最高点高度是一百六十米的话,那中央朝廷的办公楼高度就定为八十米。

“同时规定包括宗教建筑在内,民间的任何形式的楼房,高度都不得超过八十米。

“要拉开一倍的绝对的差距,让朝廷的大殿在视觉上就有鹤立鸡群的效果。

“同时限高也要分级,只有南北两京城区可以造八十米的民用楼房,且需要专门审批。

“省城的楼房限高六十米,府城的楼房限高四十米,县城的楼房限高三十米。

“县城以下的建筑最高就是二十五米,而且不得超过六层。

“皇室的居住的宫殿,则不必太在意高度,太高了住起来并不舒服。

“但是,我们可以把江北的老山圈进宫墙,并在山顶上建设一个小型皇家行宫。

“仅作为地位上的象征作用,不用太考虑实际居住效果。”

朱仲梁听了这些规划,最终慢慢的点了点头

“这个方案还行,略微放开一些大城市的民间建筑高度,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但是,不能一开始就直接开放到上限。

“应该首先设置较低的限制,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步开放更高的高度。

“让当地的城区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平滑的趋势。

“还有,一百六十米的高度有点保守。

“我听说,露西亚人已经搞了一百六十米的高楼,以他们后可能会造出两百米的。

“所以,如果你要搞个象征性建筑的话,高度至少要两百米起步。”

朱靖垣听到就有点错愕,您老人家刚才还惊讶于我要搞奇观的想法,现在您自己就觉得我的目标还不够高了

朱靖垣可是知道,在建筑技术成熟之后,摩天大楼的高度刷新速度是非常快的。

美国的帝国大厦也就维持了四十年的世界第一。

这中间还有世界大战的影响。

而新的大殿建成之后,就不可能随便拆迁重修了,早晚要被别人超过。

现在两百米算高,以后可能就排不上号了,四百米乃至六百米的东西会不断造出来。

除非全世界都没有外国人,都按照大明的命令,都不去建设更高的大楼。

与此同时,那些刷新摩天大楼高度的成员,基本都是写字楼。

这跟自己准备当仪式性建筑的目标是不同的。

他们的大楼是能赚钱的,自己的大殿不仅不赚钱,还要花大钱持续维护。

就像是教堂一样。

西班牙有个圣家族教堂,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修了一百多年没修完。

朱靖垣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