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1805> 第三一九章 播利瓦和孙马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一九章 播利瓦和孙马丁(1 / 3)

前军都督府攻占坎帕拉城,墨奴部队吸收了当地居民,在指挥下转移的消息,第一时间被送到了朱靖垣面前。

朱靖垣的职务已经变成了殷洲总督,已经不负责前军都督府和墨洲总体事务了,但东墨洲中部地区是朱靖垣的封国领土。

坎帕拉所在的大明湖畔,墨洲大峡谷及以东地区,更是朱靖垣的个人土地。

还是朱靖垣规划的养老院的所在地。

朱靖垣看到消息之后就很开心,准备着等铁路修通了就开始开发。

用大食国和自己个人的名义去开发,去建设基础设施,然后逐步安置移民过去。

把原始环境逐步清理修缮成现代绿化环境。

在大明湖中找个距离赤道最近的岛,作为未来修建养老院的地方。

提前选出来,预留出来,不要挪作他用。

做好了相关的建设开发指示,发给大食国的官员去处理。

然后朱靖垣看向了另外一份消息,新天府本地的重要军事消息汇报。

“白鬼流寇头目敖喜金奥希金斯正式投降,获得普通东夷国公民身份,允许携带最多一万银钞家产,前往东夷国林县纽约布鲁克林居住。”

敖喜金投降之后,整个殷洲的“白鬼流寇”的主要头目,就只剩下播利瓦玻利瓦尔和孙马丁圣马丁两个了。

按照新天府官员的说法,现在“播孙两贼”也到了山穷水尽之地,授首之日不远了。

孙马丁和播利瓦,都曾经自封国王。

国家的名称,以及首都的名称,都直接用两人自己的名字。

孙马丁建国的地方,在巴西高原的西部最深处,库亚巴城周围。

这里差不多正好在整个南殷洲的地理中心点。

这块地区也是亚江亚马逊河流域与银河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分水岭,还是亚江雨林与巴西草原的交界处。

这片区域北部是原始森林,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有大片沼泽地。

西边有多条近似平行的山脉,东部是大面积的高原台地。

这是一片半封闭的区域。

孙马丁城最初在这片区域东部高原台地上,一个叫沙帕达杜斯吉马朗尹斯的小镇附近。

高原台地上,以及台地的

当地原始天然植被仍然是草原,土地相对雨林更加的肥沃。

在工业化之前,占据这块地区之后,能够比较容易实现割据。

在世界大战的那些年里面,孙马丁是把这里当自己的王国来建设。

从几个拓荒殖民点开始,组织农民不断的砍树烧荒,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不断的联合或者兼并周围的殖民点,得到更多的土地、人口、机械设备。

孙马丁将各地的工业设施集中起来,兴办起来一些初级的工厂,有了基本的工业生产能力。

在扩张的同时,经常寻找合适的机会,进入葡萄牙后方的城市,夺取更多的必要物资。

巴西部队在边境线上跟大明对战,根本没有余力去围攻这些割据势力。

王国前几年的发展很不错,控制区域不断的扩张,大量的殖民点并入了新王国。

其他一些自立的诸侯,也陆续向孙马丁效忠,成为孙马丁王国的封臣。

孙马丁一度占领了小半个巴西高原,并准备将首都迁到后世的巴西利亚地区。

播利瓦的王国首都,是后世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

麦德林位于安第斯山脉

之中,本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本来应该全年高温多雨。

但是麦德林的海拔高度有将近一千五百米,这抵消了部分热带积蓄的空气温度。

让其气温长年保持在十七到二十八度的区间,全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降雨却没有被抵消,平均年降水量超过两千毫米,一年有二百二十七天在下雨。

南殷洲北部有很多类似的城市。

只是因为山脉中的海拔高度不同,不同城市的恒定温度区间略有不同。

麦德林旁边的两个山中台地海拔两千米出头,气温长年保持在十三到二十二度。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海拔两千六百米,气温长年保持在九到二十度。

因为当地的平原气温太高,为了寻找凉爽的地方,只能把城市建在山谷和台地上。

播利瓦起步比孙马丁要晚一些,但是发展速度却比孙马丁更快。

播利瓦一度占领了几乎整个新格拉纳达总督府。

包括后世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

西班牙人在当地的据点,一度只剩下新格拉纳达首府波哥大等几个据点。

这还是因为这些据点大多位于山中,大多有着易守难攻的性质。

到在世界大战停战之前,高原和山林深处的两个王国,已经有了几分近代国家的姿态。

孙马丁在巴西高原上的发展,严重削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