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1805> 第三一二章 巴拿马运河方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一二章 巴拿马运河方案(1 / 4)

朱靖垣到了殷洲之后,工作明显比大食和墨洲的时候忙碌了。

大致确定了马湖航道的工程方向之后,第二天就有了更大的事情要朱靖垣决定。

涉及到的相关人员比较多,也都比较重要,于是直接到武英殿开会去了。

大明左军都督府,北殷洲海军舰队总督,海军上将郑海平。

名义上属于左军都督府,实际上的新天府南殷洲海军总督,海军上将秦瑞安。

新上任的巴拿马皇庄掌柜,成祖系宗室朱迪锦。

再加上负责勘察巴拿马地区地质环境以及掌握运河工程的大工王金鹏。

他们都是从中殷洲地区专门赶过来见朱靖垣,讨论殷洲运河的具体开凿事宜的。

殷洲运河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巴拿马运河。

从世界大战结束,相关工程已经勘察和规划了两年多,现在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候了。

巴拿马地区也确定要作为皇庄来管理,而去是直接并入新天府皇庄体系。

西海运河已经设立了布政使司,现在皇室拿下中殷洲运河,也一种相对折中的方案了。

王金鹏,一个皮肤晒得通红的四十岁的中年工匠,首先来到了朱靖垣身边。

拿出自己准备的勘探情况总结,工程规划方案的简单说明文件。

递给朱靖垣自己翻看细节,同时自己也在旁边解释大体情况

“巴拿马地区,是中殷洲地峡宽度最为狭窄的地方,最窄处直线宽度六十公里。

“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十二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土层厚度估计超过三十米,部分地区很可能会达到五十米。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 换源a,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除了殷洲大山脉余脉所在的峡谷地区,其他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厚度的泥土。

“这能为运河开挖便利条件,也对修建过程中的河岸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在一千五百毫米以上。

“雨季的海量雨水冲刷之下,山坡上的泥土相对容易滑落,进而形成山体滑坡。

“运河开挖的过程中,会破坏掉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土层,这会让山体滑坡更加频繁。

“所以修建运河的过程中,必须格外的重视河岸土层的稳固。”

朱靖垣听到这里就轻轻的点头。

自己上辈子看到过巴拿马相关的新闻,那地方确实容易山体滑坡。

印象中,历史上法国和美国修建运河的时候,就曾经为山体滑坡伤透了脑筋。

一次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就可能会上几个月的工程量毁于一旦。

大明的工匠在开工之前,就把这个可能性预判出来了,可以说是考虑的非常周全了。

王金鹏看朱靖垣满意的点头,但是也没有疑问,就继续往下说明情况

“目前拟定的运河开掘路线,位于山脉中的一条峡谷之中。

“线路总长度为八十一公里,报告文件内精确地图,以及更加详细的说明。

“我们目前拟定的开凿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都是直通方案。

“也就是和西海运河一样,直接挖开地峡的土层,让两洋海水直通,让船舶直接通过。

“由于当地海拔大多在十二米左右,直通运河要有十二米水深的话,就要至少挖掘二十四米

的土层。

“如果要求运河有十六米的水深,那就需要挖掘二十八米的土层。

“这些不同深度之间的工程量不会拉开数量级差距。

“所以设计组建议按照较高标准施工,为未来更大的船舶留出足够的余量。

“按照运河宽度两百米,水深十六米来计算,预计工程量约五亿土方。

“按照十年的工期来筹备的话,预计需要十五万名工人,以及足够的工程机械。”

朱靖垣听到这里,就下意识的问

“我记得,巴拿马地峡的两侧,大明洋和大西洋的海平面高度是有一些差异的,这不妨碍修建直通运河吗”

王金鹏听到这个问题,明显就有些意外

“我们在勘探的过程中,刚刚测算出来了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但还没有完全确定。

“按照我们的估算,地峡两侧的海洋水面如果真的存在高度差,那这个数字应该在二十厘米到六十厘米之间。

“几十厘米的落差,放到八十公里长的河道上,是不会对工程有任何影响的。”

朱靖垣顿时就反应过来了,自己被很多不过脑子的谣传坑害了。

两个大洋不是紧挨着的两个水盆,不存在联通之后所有水瞬间跑到另一边的情况。

就像自己要做的很多事情,历史上也发生过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会是历史课本上记载的一个时间节点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