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殖民地,让他们尽可能以大量小国的形式各自独立。
“例如美利坚的每个州、每个殖民地,都单独建立一个公国或者伯国。
“如果大明未来准备完全占据殷洲,完全夺取英法现有的殖民地,那最好是不要让加拿大和美利坚独立,更加不要让他们合并成同一个国家。
“北殷洲的土地,在以殖民地的形式留在英法手中的时候,才相对容易的夺取。
“因为殖民地对帝国本土而言,重要性其实相对较低,可以作为赔偿甚至交易的标的。
“如果加拿大和美利坚完全独立了,让他们在殷洲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那些地方就变成了这些新生国家的本土了。
“他们觉醒了自己的国家族群意识,有了保家卫国的思想潮流之后丑,大明再想要吞并这两块地区,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就算是正面打败了他们的朝廷,民间的反抗势力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根除。
“后续整合和治理的消耗也会比较高昂。”
朱靖垣又听了几个臣子和宗室的意见,不无感慨的说
“我看出来了,这件事情里面有坑,而且是大坑,我们现在站在一个重要的路口。
“大明未来的外交策略,大明未来在国际上的定位,都将从这个有坑的选择开始。
“如果我们不把西夷当人看,不在意西夷对我们的看法,那我们大可以不管西夷。
“如果我们要认真当这个盟主,类似于春秋时代盟主,那就得去管他们。
“就得稍微把西夷当人看,把他们当作是可以交流的对象。
“但我感觉无论那个方向都是坑。”
朱靖垣说的非常的通俗,周围的幕僚和官员们都是表情古怪。
这两个选择,在很多人的心中,都已经酝酿过了。
当盟主,就得担责任,就像上辈子的超级大国们。
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但是他们的存在,确实在世界上维持了一种秩序,让国际关系不完全是丛林法则。
如果大明要担起盟主的责任,以后西夷有麻烦事还会来找大明。
好处是,他们对大明的抵触心理会不断降低,逐步认可大明成为真正的地球领袖。
坏处是,以后就不能任性妄为了,得时刻秉持着相对公允的姿态。
以后大明再收拾谁的时候,就得找袋洗衣粉来当借口了。
如果不当盟主,就是不把西夷当人看,也就是不需要去理会西夷对大明的看法。
坏处是,西夷各国对大明会始终保持警惕和戒备,长期出于战争警备状态。
好处是,大明想要征服他们,夺取他们土地的时候,除了实力之外不需要顾虑其他因素。
就是让世界以丛林法则运转,想要做什么完全不需要找借口,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这个世界的大明,跟那些超级大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大明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地球。
这是原来历史上任何超级大国都没有实现的目标。
原来的超级大国,实际上当领袖都比较费劲,根本没有能力和机会吞并全球。
而大明就现在是有机会选择混一寰宇的,到时候也就没有盟主的责任和义务了。
朱靖垣考虑了一会儿,又补充了几句
“其实在这两个方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极端的选择。
“让整个大明的文化繁荣、社会生活水平、社会安全稳定水平,相对他国都始终领先。
“同时大明仍然允许海外国家,以外藩的形式合并加入大明天朝体系。
“但这个方向本身仍然是矛盾的。
“大明全面领先的话,官僚体系肯定不想接收他们,就像卡了几十年的撤藩一样。
“如果是他们领先的话,那肯定不想加入大明。
“不过我觉得这事儿不是我能决定的,朝廷转来的消息上没有附加意见吗”
几个幕僚和臣子对朱靖垣的身份已经有了很深的认知。
所以听了最后这句话,心中都在本能的滴咕
如果这些事情能够影响大明未来几十年的外交策略,那还真的应该让您来决定啊
潘世恩心情复杂的回答说
“朝廷没有给意见,不过大秦海方面的外交事务,都是由您总督的。”
朱靖垣随口反问
“这是殷洲和北大西洋的外交啊,基本不涉及到大秦海内部的事情。
“把我们的分析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和分析,都整理出来发给鸿胪寺吧。
“先请示一下朝廷的意思,如果非让我决定再说”
幕僚和臣子们一起答应着,牛鉴去整理了刚刚分析的观点。
形成了一份简